西北师范大学强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对比

对比项

改革前

改革后

实习基地建设

教育实习基地个数(师范专业)

2001年:35

2007年:110

专业实习基地个数(非师范专业)

2001年:4

2007年:49

教育实习改革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的改革

教育实习,8

1教育实习,时数8周;

2课程设计,时数4周;

3学科教学与课程设计,实践18学时;

4中学学科课程标准研究,实践6学时;

5中学学科教科书研究,实践6学时。

教育实习模式改革

二级学院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不同专业实习生在同一实习单位“撞车”,同一实习单位的实习生数过多,实际上课次数过少。

1、改革“单科集中实习”的传统教育实习模式,推行“多科混合编队实习”新模式,学校统一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协议书,组织不同专业学生混合编队,同一实习学校单一专业的实习生数大幅减少,上课次数增加。

2实习生的指导委托教师(中学中教一级以上职称)来完成,使基地学校在实习指导中由被动变主动,提高教育实习质量为我校和基地学校的共同责任,是一种“双赢”的新模式。

3、使实习基地建设成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基地学校和我校三方的共同任务,实施“服务、招生、实习、就业”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实习生分布

在兰州市外的实习生比例在20%左右

在兰州市外的实习生比例达74.5%

实习生上课时数

平均上课6节课

平均上课超过20

实习考核与评价改革

1、教育实习成绩包括思想政治(占20%)、 教学工作(占50%)、和 班主任工作(占30%)三部分。

2、原先的《教育实习成绩、鉴定表》,评价项目笼统化,易导致凭印象评分。

 

1教育实习成绩包括教学工作(占60%)、班主任工作(占30%)和教育调查工作(占10%)三部分。(7)

2、新的《教育实习成绩评定表》,细化评价项目,明确评价依据,成绩评定更为科学严谨。

格教学培训

对全校师范类学生进行微格教学培训

普通话水平测试

 

全省首家自主开发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综合管理系统

专业实习

实习安排

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分散实习

统一组织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实习效果好

专业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8

新闻学专业实习一学期、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一学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16周、环境科学专业实习16周、音乐表演、舞蹈学专业实习12

专业实习地点

省内、甚至校内

走向省外、甚至国外

实习质量和效果

不佳

举办实习成果展

专业实习手册

所有非师范专业都有了规范的专业实习手册

学院实习总结

所有非师范专业都对专业实习进行认真总结

实验教学

实验课表

学院自行管理

学校统一协调安排

实验教学安排

 

建立实验教学任务书制度,明确主管院长、实验室主任和系主任在实验课程安排上(包括学院互开实验课程)的各自职责,管理井然有序

实验课程管理

经验式管理

建立数据库, 管理高效、准确

实验项目管理

经验式管理

建立数据库, 管理高效、准确

实验报告抽查

检查形成制度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多为验证性实验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82.9%

实验评价方式改革

根据实验报告评定成绩

1实验课程成绩=预习成绩+实验过程能力评价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且实验操作考试所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不低于40%

2实验操作考核的课程门数逐年增加

实验室开放

计算机室开放

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开放范围不断扩大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开题

组织开题报告,正确引导学生思路

答辩与成绩调整

1、部分学生答辩

2、成绩整体分布不合理

1所有学生进行公开答辩。

22004、2005、200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后,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共对1323篇论文(设计)进行了成绩等级调整,成绩整体分布每年更趋合理。

毕业论文质量检查

 

组织专家对重点抽查毕业论文(设计)从四个方面、15个指标进行了深入检查、逐项打分

毕业论文总结

 

学校、学院每届进行认真总结

学科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1校级数学建模竞赛参赛人数逐年增加

22001—2006年,我校共有75个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省区特级奖1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7项,遥遥领先于省内其他高校,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01-2005年,我校共有8个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2项,省区特级奖2项,省区一等奖1项,省区二等奖3项。

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

 

2004年以来,我校在“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优胜奖3项,甘肃赛区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2006年5月,2名学生代表学校赴马来西亚参加“亚洲大专英语辩论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2002年以来,参赛人数逐年增加,我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共获奖72人次,其中一等奖10人次、二等奖20人次、三等奖4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