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计划

 

一、建设目标

1、“密码学原理与实践”是信息安全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信息安全是现实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最常用、最核心的内容。生产生活中为了确保信息安全,各种加密软件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保护了信息安全,它涉及到对各种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有效管理,又为高层软件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起到承上启下,纵横贯通的作用。对于学生密码学整体概念的建立、密码体制的深刻理解和其它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极其重要。密码学原理与实践内容综合了各种密码体制的结构、设计思想、方法、技术和理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发展极为迅速,教学内容需要跟踪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需要关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动向。

2、通过密码学理论与方法的讲授,总结出一般原则、思想方法及基本工具,使学生明确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必须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基础上,以建立清晰的密码学概念、掌握相应的原理及应用,培养学生利用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及“理工融合”的教育理念,注重基础理论,使学生获取一种可以在工程实践中终身受益的理论功底、科学素养和发展后劲;联系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将科学方法论和工程方法论以及时代发展对密码学提出的新要求融入教学,结合信息安全实验、课程设计和基地实习,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培养灵活思维、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3、密码学原理与实践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一共分为十章,由浅入深的介绍了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同时课程内容以介绍密码学基本理论和密码最新实用技术为主,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本课程以培养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及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综合了基础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最新技术追踪等多项内容,教学内容兼顾基础性和前瞻性。学生通过密码学原理与实践课程学习领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一方面实现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与提升,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与设计能力,以及创新型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深层次了解密码体制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学生大型系统软件的开发能力,并注重专业素养的不断养成,为学生以后参与系统软件分析和开发奠定基础。

二、建设步骤

1、研究性教学方法。课程组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展由教师主持的课堂讨论和学生自发组成的研究小组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力求形成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

2、启发式教学方法。每一次上课,以设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师生互动以达到吸引学生的效果,同时,在每一次课后,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爱思考、勤思考、会思考的学习方式,启迪学生思维。

3、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就安全协议中的漏洞和改进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关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