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课程描述
您当前的位置:课程描述
我校计算机专业正式创建于1983年。1983年学校独立设立计算中心,1984年成立计算机系,是甘肃省高校最早建立的计算机专业。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不断发展,《密码学》课程的发展和建设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阶段、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提高阶段、改革创新阶段和课程全面建设四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探索阶段(2000年-2003年)
2000年我校《密码学》课程在本科阶段开始讲授,由于当时办学条件的限制,参与的教师人数较少,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速度比较缓慢,教学研究处于探索阶段。
二、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提高阶段(2003年-2008年)
2003年王彩芬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密码学专业博士学位,同时学校先后鼓励和派遣了一批教师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学校深造攻读密码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这些教师学业完成后的逐步回归,壮大了密码学方向的教师队伍。团队每周组织一次中青年教师参加的密码学理论知识研讨班,为密码学教学工作培养了优秀的青年教师。经过近几年师资队伍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密码学方向教学团队,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实现了专业发展和建设史上的一个历史性跨越。师资力量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密码学》课程在内的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改革创新阶段(2008年-2010年)
这一阶段是全国高校《密码学》课程教学改革飞速发展的阶段。鉴于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有力技术保障, 在校本科生对揭开密码学的神秘面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每年本科生的选修课中密码学是许多学生选报的热门课程之一。对于本科生, 我们重点关注他们在密码学领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尝试多样化、立体式教学模式,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加大网络课程建设的力度,教学内容上强化实践环节教学,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同类课程的设置,加强与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实现与国内著名高校接轨。密码学学科各项工作进行改革、发展和创新,对《密码学》课程的建设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
四、课程全面建设阶段(2010年至今)
随着2010年我校开始招收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的本科班,《密码学》课程建设工作迎来了全面建设阶段。鉴于本科生开设了《密码学》课程,在密码学教学中形成了广泛的、层次差异较大的需求。“因材施教”对于成功地开展多层次教学至关重要。要依据不同的需求, 为各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我们努力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并根据不同层面提供形式多样的实践内容。实践中我们有意侧重于实验部分, 引导学生的完成实验和项目。实践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满意率较高。我们将设计了层次密码学教学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机制, 并提供了多个密码学相关小项目, 供学生课余练习、提高。这有助于更好的辅助课堂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学院成立了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在重视培养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课程考核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密码学》课程建设正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