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程序设计基础》基础知识(重点):这部分知识涵盖了知识模块1234,包括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流程控制语句等,是学会和掌握简单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其中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技术是初学者学习难点。

  解决办法: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强化和补充实验教学,让学生体验、领会和初步形成程序设计的概念与思想。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板书手段相结合方式,既有足够的信息量,又有新知识的形成、积累和消化过程,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再配以足够学时的实验课,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函数(重点):主要有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调用、函数的执行与返回、递归函数的设计及其运行轨迹的分析等。函数是C语言程序设计中支持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的重要措施,一定要强调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模块化程序设计概念和思想。另外,必须讲清递归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递归函数的执行轨迹,让学生真正掌握递归技术。

 解决方法:新知识讲解可以传统板书为主,函数知识、结构化与模块化的程序思想循序渐进地推行,便于学生领会;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通过进行递归函数执行过程的分析和一些程序的案例剖析,可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

 构造数据结构类型(难点):这部分主要介绍结构体、指针、文件等的定义及操作,培养学生数据建模的概念与意识。解决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传统板书为辅的方法,以充足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配合综合编程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巩固和灵活运用结构体、指针、函数进行程序设计相关操作。

     C语言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学生往往因为没有程序设计的经验和意识,一般都感到抽象、难学,书中的例题能看懂,可拿到编程题目却无从下手。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组采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强调基础知识的讲解,开展足够的习题课和大量的实验课及课程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启发、鼓励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程序设计能力、编程与调试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