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沿革:
  西北师范大学(前身为北平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从事历史文选研究、教学的高校之一。《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是我校开设时间较长的传统课程之一,是我校历史学专业核心课程。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平师大史学系主任、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就首先开设该课程,出版了《二十史朔闰表》、《校勘学释例》等文献学论著。1941年,我校迁入兰州后,更是将历史文选课列为文史等系的重要教学内容。
  建国后我校历史文选的研究和教学更是获得长足发展,先后有金宝祥、郭厚安、陈守忠等教授开授历史文选有关课程。20世纪80年代,我校从事《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研究、教学、人才培养的教师皆为文史系优秀学者,如侯丕勋、赵莹等教授。1996年获得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点。2003年又获得专门史(西北史)博士学位授予权,历史文选为其重要方向之一 ,2005年历史文献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此基础上,2011年历史学获得一级博士学科授予权,从而使该课程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学术背景。田澍、李并成、刘再聪、潘春辉、僧海霞、何玉红等一批博、硕士生导师给本科生执教,能够从更深领域、更广视野对历史要籍课程的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目前,《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是中国古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重点建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已经拥有一支学术底蕴深厚、学历层次高、学术成就丰硕、教学科研能力强、教学梯队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程已经建立起稳定的发展方向,以《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程为主,还开设了《西方史学史》《中国史学史》、《中国历史文献学》、《史学概论》、《史料学》、《历史工具书检索及使用》等课程,形成了不同层次,各成系统的课程系列。

课程简介: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是高等学校历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的典籍、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及其一些古文献选读。对学生进行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其阅读文言文历史文献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我国文献典籍的全面认识,从而初步学会使用文献典籍,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奠定基础;本门课程主要认知古代文献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典型选文的研读,是一门工具课程;本门课程是一门传统学科,在国内外都有悠久的研究和推广的历史。在积淀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21世纪更具发展前景。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是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支撑点,是中国古代史和传统文化等课程的一个工具课,为其他学科提供必要的文献支撑,同时也以独特的视角整合各相关课程的知识点,一并体现在历史文选的篇章之中,加深对各个相关学科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典籍的基本概况(包括作者、成书经过、史书体例和历史影响等等)、相对应体例史书的重点选文,在教师的导引下,具备研读历史典籍的能力。

教学与学习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讲授与导读相结合,在典籍的基本情况方面以讲授为主,在选文方面以导读为主。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启发式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历史文献,配合适当的辅导答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保证信息量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以课堂为辐射点,指导学生多读多译,引入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大量地接触古籍名著和方志等,通过大量阅读史学名著,增加对历史典籍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抄写、翻译、背诵以及默写部分史学名著,增强学习效果,进而掌握熟练阅读史学典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