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部分
一、概念解释题
1.数字图像 2.数字图像处理 3.扫描 4.采样 5.量化 6.采样定理 7.直方图 8.邻域 9.特征空间 10.几何纠正 11.内方位元素 12.外方位元素 13.GCP点 14.灰度重采样 15.正射校正 16.辐射校正 17.大气校正 18.地形校正 19.图像镶嵌 20.辐射增强 21.空间域增强 22.频率域增强 23.直方图均衡化 24.直方图规定化 25.中值滤波 26.同态滤波 27.假彩色增强 28.HIS模型 29.植被指数 30.主成份变换 31.缨帽变换 32.图像融合 33.计算机分类 34.模式识别 35.监督分类 36.非监督分类 37.最大似然度 38.Mahalanobis距离 39.ISODATA法分类 40.分类后处理 41.生产者精度 42.用户精度 43.Kappa系数
二、简答题
1.简述模拟图像处理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区别。 2.简述采样和量化参数与数字化图像间的关系。 3.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是什么?其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4.常见的遥感数据源有哪些? 5.列举常见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种类。 6.遥感数字图像的特点有哪些? 7.遥感数字图像的分辨率体现在哪几方面? 8.多波段遥感数字图像的数据格式有哪些? 9.简述直方图的性质及其应用。 10.数字图像处理的算法有哪些? 11.数字图像的数据结构有哪些? 12.遥感图像几何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3.多项式法几何精校正的原理和步骤。 14.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几何精校正? 15.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哪些? 16.航片的成像特点。 17.图像处理学主要与哪些学科有关? 18.图像数字化包括哪几个过程? 19.什么是点处理?试举3种不同作用的点运算。 20.什么是局部处理?你所学算法中哪些属于局部处理? 21.什么是全局处理?什么是迭代处理?何谓跟踪处理? 22.直方图增强有哪几种方法? 23.直方图均衡化处理采用何种变换函数? 24.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有何异同? 25.低通滤波法中常有几种滤波器?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26.图像锐化处理有几种方法? 27.何为同态滤波?试述其基本原理。 28..什么是假彩色增强?什么是伪彩色增强?与假彩色增强有何区别? 29.简述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 30.SAR影像辐射校正和增强方法有哪些? 31.建立辐射校正场的目的何在? 32.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方法有哪些? 33.简述直方图均衡化的步骤。 34.指数变换和对数变换非线性增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5.保边缘、细节的局部平滑算法有哪些? 36.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对图像的作用效果有何异同? 37.一阶边缘增强算子有哪些? 38.频率域低通和高通滤波器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9.图像算数运算的用途。 40.K-L变换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41.K-T变换的意义何在? 42.计算机分类的一般原理是什么? 43.计算机分类与人工目视判读的区别何在? 44.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区别何在? 45.常用的监督分类法有哪些? 46.常用的非监督分类法有哪些? 47.什么是判别函数?常用的判别函数有哪些? 48.计算机分类实现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49.简述计算机分类的一般过程。 50.如何提高计算机自动分类的精度? 51.列举计算机自动分类的新方法。 52.遥感数字图像的一般分析方法有哪些? 53.图像的地形分析方法有哪些? 54.常用的遥感影像处理软件有哪些?
三、论述题
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 2.遥感图像的种类、获取方式、分辨率及其存储方式。 3.多中心投影的构像方程。 4.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 5.针对遥感影像辐射误差产生的具体原因,论述相应的校正方法。 6.遥感图像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原理、方法、过程、意义。
四、计算题
1.像对上同名地物点的横坐标差称为左右视差(横坐标差),地面点A在左右两像片上的影像分别为a1
、a2,A点在左像片上的横坐标为Xa1,在右像片上的横坐标为Xa2,A点左右视差Pa= a1 +a2。同样,C点的左右视差Pc= c1
+c2。假设航高为3500m,量出b=61.3mm, xa1 = 19.0mm,xa2=41.3mm。xc1 =51·3mm,xc2=12.0mm。求A、C两点问的高差。 2.统计下面图象的直方图,并计算熵。

2.假定有64×64大小的图像,灰度为16级,概率分布如下表,试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并画出处理前后的直方图。

3.某像素5×5邻域的灰度分布如下图所示,采用有选择保边缘平滑,该像素的输出值是多少?

4.原图像为: 2 2 6
2 1 2 4 4 4 2 4,采用1×3窗口进行中值滤波,求处理后的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