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现代地理信息学及监测技术的核心手段之一。图像是遥感提供给用户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源,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成为地理及相关学科工作者所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正因为此,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一直就是地理学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是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地学各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的限选课。2009年确定为校级重点课程立项建设,2011年通过验收。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和基础知识,遥感数字图像的几何处理,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遥感数字图像的增强处理,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遥感数字图像的分析方法,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

  课程特色:
   1.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素质为教学理念
  在课程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是本课程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体现在加强课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为此,这些年来,学生获得了包括甘肃挑战杯竞赛一、二等奖在内的许多省级,市级,学校以及学院的科技创新奖,在《自然资源学报》、《遥感技术与应用》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与校外知名专业机构合作,通过课堂实习和野外实习,配合各专业的综合实习,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取得良好效果。 这些学生毕业后,已经承担起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势
  结合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优势,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