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男,甘肃省环县人,1970年11月生,在西北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与社会学硕士学位,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领军人才,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社会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
一、发表主要学术论文:
1.《市场转型与工人阶级意识变迁:一个制度逻辑的解释》,载《兰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CSSCI刊物)。(独立)
2.《国有工业组织权威变迁及其对劳企关系的影响》,载《学术研究》2013年第8期(CSSCI刊物)。(独立)
3.《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空间的生产》,载《西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6期(CSSCI刊物)。(独立)
4.《社会建设的中国经验与理论自觉》,载《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CSSCI刊物)。(独立)
5.《住房空间分化与社会不平等:一个解释框架》,载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CSSCI刊物)。(独立)
6.《资源型城市善治的制度逻辑》,载《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CSSCI刊物)。(第一作者)
7.《城市空间扩展中的失地农民“种楼”理性与维权:从“握手楼”景观到农民消极应对“城中村”改造的个案观察》,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CSSCI刊物)。(独立)
8.《“组织化动员”失效的制度逻——一个“城中村”改造中地方政府的民族志研究》,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 (CSSCI刊物)。(独立)
9.《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CSSCI刊物)。(第一作者)
10.《社会学贡献与综合类期刊的学术坚守》,载《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CSSCI刊物)。(独立)
11.《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群像”》,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CSSCI刊物)。(第一作者)
12《农村工业化的多元动力机制》,《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CSSCI刊物)。(第一作者徐建牛,本人为第二作者)
13.《消费分层:一个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江汉论坛》2010年第1期(CSSCI刊物)。(第一作者)
14.《单位空间环境与职工集体维权行动的建构》,载《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CSSCI刊物),此文被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同时被《新华文摘》2010年第4期刊载“论点摘编”。 (独立)
15.《金融危机中的产为集群政策选择:就地升级还是异地转移》,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CSSCI刊物),此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4期转载5000多字。(第一作者徐建牛,本人为第二作者)
16.《集体行动的内部动员过程:硬强制动员与软强制动员》,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CSSCI刊物)。(第一作者)
17.《福柯的权力“微观物理学”及其运作技术解析》,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CSSCI刊物)。(第一作者)
18.《农民求职关系网络的再生产》,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CSSCI刊物),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第一作者)
19.《社会网视域下的农民工求职研究》,载《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CSSCI刊物),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文摘》2008年第1期转载3000多字。(独立)
20.《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CSSCI刊物)。(独立)
21.《“城中村”研究的三种视角》,载《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CSSCI刊物)。(独立)
22.《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一个社会学解析》,载《西北民族研究》(CSSCI刊物),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05年第12期全文转载。(独立)
23.《组织社会学研究视野与问题》,载《社会》2005年第2期(CSSCI刊物)。(独立)
24.《捍卫现代性:哈贝马斯的策略》,载《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CSSCI刊物)。(独立)
25.《非正式制度探析:乡村社会的视角》,载《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CSSCI刊物)。(独立)
26.《制度变迁: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机制》,载《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第1期。(独立)
27.《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及其现代启示》,载《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6期(CSSCI刊物)。(独立)
二、获奖科研成果:
1.2005年5月,“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及其现代启示” 荣获甘肃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2.2007年4月,“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一个社会学解析”荣获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3.2009年5月,“社会网视域下的农民工求职研究” 荣获甘肃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4.2010年6月,“转型中国社会的农民工求职与劳工维权研究”(系列论文)荣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作者)
5.2010年7月,“资源型城市治理与发展的制度基础:一个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荣获2010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哈尔滨)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作者)
6.2011年1月,“单位空间环境与企业职工集体维权行动的建构”荣获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7.2011年7月,“城市空间重构的多元动力机制”荣获2011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南昌)优秀论文二等奖。(独立)
8.2012年7月,“典型单位”组织权威变迁的制度逻辑荣获2012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银川)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作者)
9.2013年3月,“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荣获甘肃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一作者)
三、主持研究项目:
1.主持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北地区典型单位组织变迁研究。
2.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城市空间扩展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
3. 主持完成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城中村”改造中的国家与社会——基于广州“城中村”改造的个案观察。
4. 主持完成2004年甘肃省社学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城市拆迁改造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
5. 主持完成2009年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甘肃地区城市社会分化、空间结构演变与治理研究。
6.主持完成2010年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项目:后单位时期西北地区“典型单位”(限制介入性大型国有企业)组织的变迁研究。
7.主持完成兰州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研究项目(2010—2011)。
8.主持完成西北师范大学第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市场转型过程中“典型单位制”变迁的路径依赖与资源约束。
9.主持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后单位制时期典型单位组织变迁的路径依赖与资源约束”。
四、参加学术会议
1.2004年10月,参加“第一届组织社会学工作坊”学术研讨会。广州·中山大学。
2.2007年7月,参加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暨高校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
系主任联席会议。昆明·云南大学。
3.2008年7月,参加“第五届组织社会学工作坊” 学术研讨会。广州·中山大学。
4.2008年7月,参加2008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吉林·长春。
5.2008年12月1日—31日,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学术访问。香港。
6.2009年9月,参加“新形势下的城市社区建设与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兰州·兰州大学。
7. 2009年12月,参加“变迁中的中国城市社会和城市治理”学术研讨会。广州·中山大学。
8.2010年7月,参加“第七届组织社会学工作坊” 学术研讨会。上海·上海大学。
9.2010年7月,参加2010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黑龙江·哈尔滨。
10.2010年10月,参加第四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澳门·澳门大学。
11. 2011年7月,参加2011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江西·南昌。
12. 2012年7月,参加2012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宁夏·银川。
13. 2013年7月,参加2013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贵州·贵阳。
14.2013年9月,参加“转型中国的发方精英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甘肃·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