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
课程建设立项项目结项书
立 项 名 称: 校级精品课程
课 程 名 称: 社会福利思想
课程负责人: 李 怀
所 在 单 位: 政法学院
联 系 电 话: 13919091978
电 子 信 箱: lihuai2006@163.com
立 项 时 间: 2009年5月
填 报 日 期: 2011年12月5日
教务处制
一、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 信息 |
姓名 |
李怀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0.11 |
||
职称 |
教授 |
职务 |
系主任 |
学历 |
博士 |
|||
电话 |
13919091978 |
电子信箱 |
Lihuai2006@163.com |
|||||
立项 以来 教学 情况 |
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1.《社会福利思想》 专业课
4
3 113 2.《社会研究方法》 专业课
3
3
113 3.《城市社会学》 专业课
2
3
113 |
|||||||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1.指导实习:50人; 2.指导毕业设计/论文:12人 |
||||||||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无 |
||||||||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 1.《如何增强“社会福利思想”教学的实践性特征》,发表《社会工作》2010年第4期 |
||||||||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无 |
||||||||
立项 以来 学术 研究 |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1.《西北地区典型单位组织变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6—2013.6,,主持人 2.《后单位制时期型单位组织变迁的路径依赖》,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2010.4—2011.4,主持人 3.《兰州市“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项目》,兰州市政府,2010.6—2011.6,主持人 |
|||||||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
||||||||
1.集体行动的内部动员过程:硬强制动员与软强制动员。 2.单位空间环境与企业职工集体维权行动的建构。 3.消费分层:一个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 4.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群像”。 5.社会学贡献与综合期刊的学术坚守。 6.组织化动员的失效的制度逻辑 7.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8.城市空间扩展中失地农民“种楼”的理性与维权。 9.异地转移还是就是就地升级:金融危机中产业集群政策选择。 10.资源型城市善治的制度逻辑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CSSCI)。 《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CSSCI),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 《江汉论坛》2010年第1期(CSSCI)。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CSSCI)。 《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CSSCI)。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CSSCI)。 《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CSSCI), 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CSSCI)。 《西北师大学报》2009年第6期(CSSCI) ,此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4期转载4500字。 《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
第一 独著 第一 第一 独著 独著 第一 独著 第二 第一 |
||||||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1. 2009年5月, “社会网视域下的农民工职研究”获得甘肃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2.2010年8月,“转型中国的农民工求职与劳工维权研究”获得甘肃省高校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一等等,排名第一。 3.2011年1月,“单位空间环境与企业职工集体维权行动的建构”获得甘肃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
||||||||
|
|
|
|
|
|
|
|
|
二、课程组成员情况
课 程 组 成 员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
岳天明 |
男 |
1969.3 |
教授 |
讲授、答疑 |
|
马克林 |
男 |
1965.10 |
教授 |
讲授、答疑 |
|
刘永明 |
女 |
1971.9 |
讲师 |
讲授、答疑 |
|
新 增 成 员 |
赵 茜 |
女 |
1981.10 |
讲师 |
讲授、答疑 |
|
|
|
|
|
立项 以来 教学 情况 |
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讲课人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岳天明 政治社会学
专业课
2
3
113 岳天明 西方社会学史 专业课
2
3
113 马克林 民族社会学
专业课
2
3
113 马克林 社会学原理
专业课
2
3
113 刘永明 社会心理学
专业课
2
3
113 刘永明 个案工作
专业课
2
3
113 赵 茜 小组工作
专业课
2
3
113 赵 茜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专业课
2
3
113 |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岳天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12篇; 马克林:指导毕业设计/论文12篇; 刘永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9篇;指导实习学生28人 赵 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3篇;指导实习学生50人 |
|
主持或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1.马克林主持2011年西北师范大学校级重点课程《民族社会学》。 |
|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 1.岳天明:《社会工作实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发表《中国社会工作》2010年第3期 2.刘永明:《议行分设——一种社区社会工作行政模式》,发表《学理论》2011年第7期 3.赵 茜:《小组工作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中的应用》,发表《社会工作》2009年第12期 |
|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岳天明,获得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
|
立项 以来 学术 研究 |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1.岳天明:西北民族地区创造社会活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6—2011.12,主持人。 2.马克林: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创新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009.9-2012.6,主持人。 |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1.岳天明: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意识形态的创新,发表《学心与实践》2011年第9期。 独立 2.岳天明:传统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再审视及民族学意义反思,发表《西北民族研究》 2010年第1期。独立 3.岳天明:现代化进程中调适我国民族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发表《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排名第一
4.岳天明:农村生男偏好的社会学互动论分析,发表《西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4期。 排名第一 5.岳天明:浅论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及其时代性挑战,发表《浙江学刊》2009年第3 期。排名第一 6.岳天明:政治合法性思想的历史考察,《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5期 7.马克林:宗教文化与法治秩序——兼论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的宗教因素,发表《西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2期。独立 8.马克林:西北农村地区的婚姻挤压现状——基于青海省HY县S乡婚姻市场的实证 研究,发表《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4期。排名第二 9.马克林: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以甘肃民族地区为例,发表《科学·经济·社会》2010年第2期。排名第二 10.马克林: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政治权益保障问题探析,发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排名第一 11.马克林:西部少数民族政治认同心理探析,发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 期。排名第一 |
|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1.岳天明:2010年8月,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获得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2. 岳天明:2011年1月,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3.马克林:2008年8月,回族法文化研究,获得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
三、总结报告
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包括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条件改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等) (1)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思想》课程建设 任课教师充分了解和把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出了强化专业特色、完善实践教学、提倡案例教学等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模式。确定该课程基本读书目录,由课程组教师通过讨论,在每一个社会福利思想流派中选择和推荐2-3种代表性强的经典著作,由本科生从中选择自己的阅读书目。如艾哈德著的《大众的福利》,贝弗里奇著的《贝弗里奇报告》,边沁著的《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已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首先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实践,提出与社会福利思想相关的问题,由学生根据阅读经典著作的情况及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评价,然后结合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系统讲述。有效保证学生对主要社会福利思想流派的重要观点的理解和掌握。 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本次课堂结束以前,按照教学内容进度,提出下次课程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相关著作,准备讨论大纲或者讨论报告,在课堂教学时以教师所提出问题为序,以学生发言为主,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评总结,把握课程主要内容,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课堂读书报告:教师在每学期上课开始,通知学生每人在教材后面所列出的主要参考书中选择一本,进行系统阅读,教师在结束导论课堂教学后,按照课程内容顺序,每次上课开始的20分钟,先由2-3名同学向全班同学做读书报告,然后由老师结合学生所做读书报告进行相关社会福利思想流派的教学 (3)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不断改进 本课程在作业和考试中主要采取以下改革举措: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平时读书报告及讨论大纲,按照一定比例定期收交检查,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成绩的30%;课程考试采用闭卷考试与读书评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达到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考察的有机结合,闭卷考试成绩占50%,读书评论占20%,结合平时成绩的30%,建立一种新的考试和考核机制。 |
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做法 1)建设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本课程教学队伍中有原有副教授3人,讲师1人,经过三年建设,三位副教授晋升教授,同时,吸纳两位在国内著名大学受过良好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系内30岁以下青年教师加入本课程队伍。 (2)教学内容突出了系统性和流派性 在课堂教学中将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内容分为几大主要流派进行系统性教学,其中主要的流派包括: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激进自由主义与新历史学派社会福利思想;凯恩斯主义与瑞典学派社会福利思想;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中间道路社会福利思想;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等。 (3)引导并增强了本科生阅读主要社会福利思想经典著作的积极性 社会福利思想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课程,也是一门可以对学生的理论素养产生较大影响的基础课程,为此,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对主要社会福利思想流派的经典著作的阅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读书报告、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方法等,引导学生系统阅读有关社会福利思想的经典著作。 |
课程资源上网情况 已上网的课程资源有: 1、申报表和结项书; 2、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简介; 3、课程简介 3、教学大纲; 4、法学讲义; 5、电子教案(Powerpoint); 6、教学安排; 7、教学用书与中文文献; 8、英文文献; 9、学术前沿; 10、相关法律; 11、课程习题与参考答案; 12、友情链接 13、互动平台 |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本科生理论基础较薄弱,在阅读主要社会福利思想流派的经典著作时具有一定难度。 (2)青年教师理论素养及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对社会福利思想宏观把握也有待于提高。 (3)由于教学压力较大,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时间相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
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一, 进一步精致《社会福利思想》的网上资源; 第二, 进一步提高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力争在2012—2013年将本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
四、学院支持情况
学院在课程建设中给予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社会福利思想》自2008年5月被评为校级重点课程以来,学院在人力和物力给予了大力支持,尤其在教学与科研总体工作非常繁重的情况下,支持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骨干教师来建设本课程,同时在办公条件与图书资料、外出教学考察学习等方面也给予实际支持,保证了本课程的建设质量。 |
五、经费开支和预算
经费来源 |
额度(元) |
总计(元) |
||
学校建设经费 |
8000 |
8000 |
||
学院配套经费 |
0 |
|||
其他 |
0 |
|||
支 出 科 目 |
金 额(元) |
用 途 说 明 |
||
图书资料、文具费 |
2000 |
补充、丰富教学资料 |
||
网页制作及管理费 |
1500 |
资源共享 |
||
调研费 |
1000 |
收集课程建设资料 |
||
小型会议费、咨询费 |
1500 |
集思广益、寻求智力支持 |
||
其他费用 |
2000 |
课程建设需要 |
||
|
|
|
||
|
|
|
||
合 计 |
4500元 |
|||
预算科目 |
金 额(元) |
用 途 说 明 |
||
教材建设费 |
20000 |
出版费 |
||
建立信息资源库 |
5000 |
网络建设 |
||
建立课程学习网站 |
5000 |
建立维护费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30000 元 |
|||
|
|
|
|
|
六、专家鉴定(一)
专家 鉴定意见与结论 |
姓名 |
贾应生 |
职称 |
教 授 |
所从事的专业 |
社会学 |
工作单位 |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
对课程建设工作的鉴定意见(包括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师资队伍的鉴定意见) 该课程教学内容完整,体系新颖,教学资料丰富,多媒体教学课件很有特色,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达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水平。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吸收当代国内外社会福利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改革的实际,既注重理论教学,又强调实践教学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考试方式都是比较先进的,该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相信社会福利思想课教学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家签名:贾应生 2011年12 月10 日 |
专家鉴定(二)
专家 鉴定意见与结论 |
姓名 |
陈文江 |
职称 |
教 授 |
所从事的专业 |
社会学 |
工作单位 |
兰州大学社会学院 |
|
对课程建设工作的鉴定意见(包括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师资队伍的鉴定意见) 社会福利思想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必修的11门核心课程之一。相对于其它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课程而言,社会福利思想比对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一门不容易教好的课程。西北师大社会福利思想课程小组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较为合理,势力强大,在教学和科研中投注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该课程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课程教学内容完整,体系新颖,教学资料丰富,多媒体教学课件很有特色,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很好。是一门优秀的精品课程,在甘肃省处于先进地位。 专家签名:陈文江 2011年12月10日 |
七、学院自评意见
结论 |
□建设富有成效,同意结项 □建设力度不够,暂缓结项 □未开展建设,不同意结项 |
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八、学校评估专家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
年 月 日 |
九、学校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