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管道摩擦阻力系数的测定方法,

2. 寻找阻力系数和雷诺准数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1. 流体流动的阻力及阻力系数

由于流体粘性的存在,流体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发生流体间的摩擦,从而导致阻力损失。层流时阻力损失的计算式是由理论推导得到的;湍流时由于情况复杂得多,未能得出理论式,但可以通过实验研究,获得经验的计算式。根据管路差异和实验研究犯法的不同,通常将阻力损失分为两类:流体通过直观的阻力称为直管阻力(或沿程阻力),流体流过管件(弯头、三通等)和阀门等的阻力称为局部阻力。通过因此分析,可将二者表示为:

  (直管)

   (局部)

总阻力就是二者之和。

在上面的式子中,l称作直管阻力系数,z称为局部阻力系数。在计算流体流动阻力时,必须先计算阻力系数。

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阻力系数与利诺准数和管路的相对粗糙度(e/d)有关,即:

对于特定的管道,阻力系数仅与流体的流动型态,即雷诺准数有关。测定不同流量下的阻力系数以及雷诺准数,通过做图或拟合,即可找到阻力系数和雷诺准数之间的关系。

2. 阻力系数的测定原理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在两测压点间列柏努利方程:

对于水平管道,当管径不变,且无外加能量,即:

则有

又阻力损失可表示为:

  (直管)

   (局部)

因此

上述各式中:

l直管阻力系数

z局部阻力系数

DR压力计内指示液高度差,m液柱。若指示液与流体不同,须对DR进行换算。

d管径

l管长

u流速,m/s, 其值为流量除以管道截面积

Vs流量,m3/s

二、实验流程

水阀

三、实验方法

1. 准备工作

在实验开始前,先向水槽中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清洁水,然后关闭除Dg 25内螺纹截止阀以外的所有阀门。检查各个压差计的接头是否牢固、严密;小旋塞的转动是否灵活。

2. 操作步骤

(1)关闭控制阀,2个光滑管引压阀,关闭其余引压阀,启动泵。

(2)系统排气

总管排气:先将控制阀开足然后再关闭,重复三次,目的为了使总管中的大部分气体被排走,然后打开总管排气阀,开足后再关闭,重复三遍。

引压管排气:每次测直管阻力或测局部阻力时,打开相应的引压管放气阀,开、关重复三次。

压差计排气:依次分别打开放气阀,开、关重复三次。

(3)检验排气是否彻底是将控制阀开至最大,再关至为零,看压差变送器计读数,若前后读数相等,则判断系统排气彻底;若前后读数不等,则重复上述(2)步骤。由于系统的流量计量采用涡轮流量计,其小流量受到结构的限制,因此,从大流量做起,实验数据比较准确。

(4)实验布点

      由于Re在充分湍流区时,λ~Re的关系是水平线,所以在大流量时少布点,而Re在比较小时,λ~Re的关系是曲线,所以小流量时多布点。先将控制阀开至最大,读取流量显示仪读数F,然后关至压差显示值约0.3Kpa时,再读取流量显示仪读数F,在FF二个读数之间布14~16个点。

(5)实验结束后,关闭泵,上及数据处理。

3.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循环水始终保持清洁,注意不要将杂物掉入水槽中。

      (2) 开泵前检查水泵能否转动,开泵后注意观察泵出口压力表指针是否升起泵的运转是否正常否则,应停泵检查。

      (3) 开泵和停泵前均应先关闭泵出口调节阀,开启阀门时操作应缓慢,防止大起大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和冲跑水银。

      (4) 在该装置上进行的实验要在多人合作下才能完成,因此,人人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岗位,以免个人失误影响全组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思考题

1. 为什么要测定阻力系数?

2. 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