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化工基础》是师范院校化学系所开课程中唯一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化学工程是工程技术的一个分支。用来探讨化工生产过程的规律性,并根据这些规律性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工程问题。化学工业本身包括各种各样的生产过程,这些过程可分解、归纳为原理上相同或相近的一些基本单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传一反,

即:动量传递——服从流体力学规律

     热量传递——服从传热规律          化工原理

     质量传递——服从扩散规律

     化学反应工程——服从化学反应规律。

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根据理科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只对三传一反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

侧重于   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

         典型设备的计算

二、本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从理论上阐明化工生产过程,并使其在技术上获得实现。即掌握:  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

                        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和操作原理

                        寻求最适宜的操作条件

                        探索强化过程与设备的途径

三、本课程的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力求达到培养几个方面的能力。

1、用工程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工程的观点,就是研究问题时,不仅要从理论上探讨它的可行性,而且还要考虑    技术上的可能性

            经济上的合理性

                     生产上的安全性

2、用基本原理进行基本化工计算的能力

因为在化工生产中   物料和能量的消耗

                   设备尺寸的确定

                   最适宜操作条件的选择

                   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等

都需要通过计算来完成。

3、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

学习本课程,不仅要了解基础理论在化工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又可认识到,由于实际生产的复杂性和具体过程的特殊性,必须用一些特定的工程规律和方法来解决有关问题,从而反过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基础理论      化工生产实际      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桥梁

       化工基础

将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应用到生产实际 —— 过程开发

将小型试验扩大到工厂规模的生产 —— 过程的放大

过程能否开发放大,或是否值得开发放大(即有无工业价值),是科研成果能否取得实效的标志。这些不单纯取决于能否在实验室中探索出反应的适宜条件,更多地取决于工程因素与实际条件。因此,只有具备必要的化学工程知识,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在美国、德国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化学系的学生竞相选学化学工程等技术课程,是因为具备化工知识的化学系的学生在社会上更受欢迎。

学习一些化工基础知识,虽不能成为工程师,但对于开发、放大等技术及方法有所了解,对今后从事应用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

化工基础的参考书目

1、《化学工程基础》,北大化学系编,人教出版社

2、《基础化学工程》,上、中、下,上海化工学院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3、《化学工程基础简明教程》,华南、昆明、湖南等四师院编

4、《化学工程基础》,上、下,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出版社

5、《化工原理》,上、下,天大编,天津科技出版社

6、《化工原理》,上、下,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7、《化工基础简明教程》,韩百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