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决定了我们只能以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相结合的课堂系统讲授的教学方式为主,结合课堂讨论、论文写作和现实焦点问题讨论、辨析以及社会调查等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除了注重启发式教学外,针对本课程实践性、抽象性、前瞻性等特点,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我们积极探索和采用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

一是多向互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思维倾向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又可根据不同教学情景,分为以下具体方法:①分组讨论与轮流汇报,而后由教师进行激励性和引导性的总结;② 随机讨论的方法,即随时性地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短暂讨论的方法;③观点评述的方法,即由教师提出一些重要的或者最新的学术观点,于一定时间内让学生发表看法,然老师发表倾向性的看法;④师生对论或辩论的方法,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并就问题本身展开师生之间的论辩。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这一方法的应用,既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综合素质。

二是“总—分”结合的教学方法。所谓“总—分”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对本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及各个部分分别勾画出逻辑框架,然后重点讲解与一般辅导相结合的讲授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一是使学生在系统把握理论的基础上掌握重点问题;二是解决了学时少与内容多之间的矛盾。

三是专题式教学法。它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研究兴趣,选择12个专题,面向全校举行讲座。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无论是在教学的深度还是广度乃至生动性等方面,其效果都要好得多。

四是引入“问题式教学法”。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这种问题式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问题视域中,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也使学习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学习原理的兴趣有所所增强。

五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手段。除了常规的笔试、口试、学科论文等评价方式外,第一,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学习能力等到情况,适时要求:或写出某一章的基本观点提要;或就某一章学习提出自己所最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互动环节中,要求学生写出讨论提纲等;第二,建立建全笔试、口试试题库。根据原理课的特点,注重题型的多样化和对教学内容全面覆盖,提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如辩析、阅读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

本课程教学具备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近年来已有大多数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将传统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如关于实践机制问题,通过多媒体动画分层讲授,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掌握知识点,营造出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这就在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上显示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