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形图野外应用
3.1 准备工作
明确野外工作的任务,在了解工作区域地理概况的基础上,制定野外工作计划,包括:
★ 组织准备:确定人数、分组和管理制度;
★ 物质准备:野外工作必需的工具和生活用品(罗盘、高度表、手持GPS、简易绘图工具等);
★ 资料准备:地形图,接图表,遥感图像及有关文献资料,以及对资料的评价和加工。
3.2 地形图三北方向与外业定向
3.2.1 三北方向及其夹角
(1)三北方向
★ 真北:指向地理北极的方向。
★ 磁北:指向地球磁北极的方向。
★ 坐标北:地形图上坐标纵线所指的北方向。
(2)三种偏角
★ 子午线收敛角: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又称坐标纵线偏角。
★ 磁偏角:真子午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 磁坐偏角: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3)三北方向图
三北方向图是用从一点指向三条代表三北方向的直线和所夹三种偏角组合构成的图形。
为了满足地形图使用的要求,规定在大于1∶10万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图廓外边上绘出三北方向图。

 

 

 

   
                    图9-30三北方向图
3.2.2 地图外业定向
确定地图图形在实地的方向,即在野外转动地图,使地图上的图形方向与实地方向一致,称地图外业定向。
(1)利用仪器定向
★ 利用罗盘仪定向是野外实地定向的主要方法(如图9-31)。

 

 

 

 

 

 

                          图9-31罗盘仪定向
(2)依据线状地物定向(如图9-32)
(3)依据方位物定向(如图9-33)

 

 

 

 

 

              图9-32依据线状地物定向                               图9-33依据方位物定向

3.3 在图上确定站立点位及与实地对照
3.2.1 确定站立点位
指在地形图上找到并标出用图者所站立的位置,具体方法有:
①GPS定位法
②后方交会法(如图9-34)

 

 

 

 

 

                 图9-34后方交会法原理

③根据特征地物定位法

 

 

 

 

            

                  图9-35截线法原理图                                图9-36根据特征地物定位
3.2.2 实地对照
(1)概念:根据图上站立点周围地物和地貌符号,找到实地同名点地物和地貌,或观察实地地物和地貌,来识别图上所采用的线划图形与位置。
(2)原则:由近及远,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先主要明显地物,后其它一般地物。
实地对照读图时,根据任务需要,必要是应标注或填绘与地形图不一致的变化或具有特殊含义的专题地物。
(3)对照读图应注意的问题:
★ 比例尺的概念;
★ 地物变化;
★ 地形特征;
★ 点、线、面之间的联系。
3.4 利用地形图行进和标定点位
(1)利用地形图行进
(2)在地形图上标定点位
主要方法(如图9-37):
★ 辐射线法
★ 前方交会法
★ 垂支距法

                     图9-37左:辐射线法  中:前方交会法  右:垂支距法
3.5 地形图野外填图与室内作业
★ 野外填图的准备工作
根据地形图了解调查地区的概况;熟悉填图对象的分类系统和表示方法;明确填图的精度要求和最小图斑;根据收集到的地图和文字资料,选择填图路线;准备野外填图的仪器和工具。
★ 野外填图的步骤
①确定出发点位置;
②选择站立点;
③确定填图对象的方向和界线;
④在图上标绘填图对象;
⑤草图整理与清绘。
★ 野外填图方法(如图9-38)
①极坐标法
②距离交会法
③方向交会法

                                     图9-38左:极坐标法  中:距离交会法  右:方向交会法

★ 室内图上作业
①整理野外调绘成果:对野外填绘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表格填写,把调绘成果标绘到变更底图上。
②校改并着墨清绘:根据用图目的和现状调查规程制定标准,做到规范、统一,提高成图质量。
着墨整饰方法有3种:一是按调绘路线着墨;二是按颜色顺序着墨;三是按地类顺序着墨,先重点,后一般。 
③地图整饰工作:整饰的次序是先图内后图外,图内先注记后符号,先地物后地貌。
依次把图上不需要保留的线条和数字擦掉,把地物按规定符号重新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