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综合制图
1.1 综合地图的概念
★ 以地理系统或地球系统和人地系统为制图对象,表示其形成发展、形态结构、质量与数量特征;反映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体现自然综合体、区域经济综合体和人地系统的基本特点与区域差异,为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区域的开发与决策,国土的整治与建设,灾害的防治与调减,全球环境变化与监测,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2 综合制图的基本环节、表现形式与制图方法
★ 基本环节
①以综合性、系统性与完整性为要求确定选题内容与指标。
②选择统一的地图数学基础与地理基础。
③统一设计地图要素的分类分级与图例。
④地图轮廓界线的合理绘制与统一协调。
⑤地图表示方法、符号与色彩的统一协调。
综合制图中,根据制图目的、用途、区域特征、研究基础、经费和参加人员素质等,合理调整制图环节。
★ 表现形式
①单幅综合地图:在一幅地图上同时表示多种要素和现象,或一种要素的多项指标的综合地图形式。
类型:组合地图,合成地图。
②综合系列地图:统一设计编制反映某个区域或部门基本概况的一套综合地图形式。
类型:内容系列图,比例尺系列图,时间系列图。
③综合地图集:统一设计、表示一个地区或反映一个主题内容有机联系的地图系统汇集,是综合地图的高级形式。
类型:综合自然地图集,综合社会经济地图集,其他综合地图集。
★ 综合制图方法
①科学选题方法
综合地图表达和阐明的对象;科学选题围绕地图主题进行;专题综合地图的图幅由若干必要的选题组成。
②制图资料收集分析
资料收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受主题、用途、选题、比例尺、综合制图规模、区域性特征、政区划分特点、资料保障程度等因素影响。
资料分析、处理与协调的重要性。
③地图编制的工艺流程
常规工艺过程
与计算机结合制图的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