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图数据库系统
2.1 地图数据与地图数据库系统
(1)地图数据
★ 概念:能以数字形式记录和存储,并能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地图图元的数据。
★ 分类
①根据地图的组成要素分类
②根据地图数据的组织结构形式分类
③根据地图数据的量表系统分类
④根据地图数据的使用特点分类
(2)地图数据库系统
★ 概念:地图数据库系统由地图数据库、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
①地图数据库(map database):地图数据或数字式地图的集合。
②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map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MDBMS):能够对物理介质上存储的地图数据进行定义、查询检索、存取、维护和更新的软件系统。
★ 基本功能:
①多种坐标体系管理与转换
②数据检索
③空间数据自动概括
④专题地图自动生成
2.2 地图数据结构与表示
★ 原理:地图数据从逻辑上可抽象为不同的专题或图层,每个图层的地理要素又可分解为点、线、面等几何图形元素(Graph Element,简称图元)。
点是最基本的图元。
★ 矢量数据结构:采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坐标)表达基本图元(点要素),通过基本图元及其组合表示地理要素空间分布。
★ 栅格表示法: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以表示地理要素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特征。

图6-1地图数据结构与表示——矢量与栅格
2.3 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级与编码
★ 属性数据分类
概念: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数据归并在一起,而把不具有共同属性的数据区分开来的过程。
方法:①线分类法
②面分类法
★ 属性数据的分级
概念:在同一类信息中数据的再划分,以增强同一级别区域内部的同质性和不同级别之间的差异性。
方法:①分级数目的确定
②分级界限的确定
★ 属性数据编码原则与方法
基本概念:代码是鉴别分类与分级对象的唯一标识。属性数据编码就是确定数据代码的方法和过程。
编码原则:①唯一性
②合理性
③可扩充性
④简单性
⑤规范性
⑥适用性
⑦一致性
编码方法:①系列顺序编码
②字母顺序编码
③层次编码
④特征组合编码
2.4 地图数据组织与管理
★ 地图数据与属性数据分别组织管理
用两个子系统分别存储和检索地图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用相对独立的方法存储,属性数据采用通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两个子系统之间使用唯一标识符联系。
★ 地图数据与属性数据统一管理
①基于关系数据库扩展的统一管理方式
包括:全关系数据库数据存储模式
对象-关系数据库存储模式。
②基于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统一管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