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专题地图内容要素及符号表达
4.1 专题地图概述
★ 专题地图的基本特点
①由专题内容和底图内容两部分构成
②表示内容丰富多样
③具有独特的地图表示方法
④图面配置灵活
⑤地图功能多元化
★ 专题地图的基本类型
(1)按内容分类
自然地图,人文社会经济地图(如图4-32)。
(2)按专题内容的繁简与概括程度分类(专题图型)
分析图,组合图,合成图。
(3)按结构形式分类
分布图,区划图,类型图,趋势图,统计图。

图4-32自然地图(左)与人文社会经济地图(右)
★ 专题地图的内容要素
(1)地理底图
①底图要素的意义
在编绘专题要素过程中起控制作用;
反映专题要素的环境背景和联系。
②地理底图的种类
编图用底图:底图内容详尽;
出版用底图:底图内容经过概括、简化。
(2)专题内容
4.2 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与符号表达
★ 点、线和运动专题内容的表示及符号表达。
(1)定位符号法
用各种不同形状、大小、色彩和结构的点状符号表示专题要素空间分布及其质量和数量特征。
(2)线状符号法
采用各种不同线状符号表示线状专题要素空间分布及其质量和数量特征。
(3)运动符号法
又称动线法。采用各种箭形符号表示专题要素的运动方向、性质和运动强度。
图4-33范围法举例——中国森林分布
★ 面状专题内容的表示及符号表达
(1)范围法
以轮廓范围线或在范围线内使用颜色、晕线或注记表示间断成片分布事象区域范围的方法(如图4-33)。

图4-33范围法举例——中国森林分布
(2)质底法
按照制图现象某种质量指标划分类型分布范围,并在各范围内填充颜色或晕线、花纹和注记,以表示连续布满全区域现象质量差别的方法(如图4-34)。
(3)定位图表法
以统计图表形式表示固定点位对象的季节、周期性数量变化的方法。又称定点图表法。
(4)量底法
用不同浓淡色调或疏密网线表示较大范围连续分布现象在整个区域数量特征分级分布的方法。
图4-34质底法举例——亚洲土地利用
(5)等值线法
用连接各相邻等值点的平滑曲线表示制图区域内连续且渐变分布现象数量特征差异的方法。
 
图4-35定位图表法举例——珠江三角洲经济 图4-36量底法举例——祝县坡度分级
(6)点值法
用一定大小、形状相同且代表具体数值的点子表示专题要素的数量和分布的方法(如图4-37)。
确定点值的原则:在最稠密区域点子不重叠,在最稀疏区域有点子分布。

图4-37点值法
布点方法
①均匀布点法:假设专题要素数量在统计区内均匀分布,即在统计区内均匀绘制点子。
②条件布点法:假设专题要素数量在统计区内的分布与地貌、水系、交通、居民点等基础地理要素的分布。

图4-38等值线法举例——中国年太阳总辐射
相关,即在统计区内依据基础地理要素分布特征布设点子。条件布点法对地理底图内容和制图者均有较高要求。
(7)分区统计图表法
以分区的统计图表形式表示制图区域单元间数量差异的方法。
(8)分区分级统计图法
将制图区域按统计分区计算各区专题要素密度或强度等相对数量指标,并根据分级在各分区内填充颜色、晕线、图案,表示其数量差别的方法。又称比值分级法。
图4-39分区统计图表法——沿海地区作物品种种植面积 4-40分区分级统计图法举例——中国人口密度
9)格网法
以格网作为制图单元表示事象质量特征和数量差异的方法(如图4-41)。

4-41格网法——北京市城区环境噪声污染
4.3 几种表示方法的比较(详见图4-42)
(1)范围法与质底法
(2)范围法与点值法
(3)范围法与定位符号法
(4)线状符号法与运动符号法
(5)点值法与定位符号法
(6)定位统计图表法与定位符号法
(7)分区统计图表法与定位符号法
(8)量底法与分区分级统计图法、格网法
4.4 表示方法的联合运用图
★ 表示方法的选择与分析步骤
①分析事象的性质和分布形式
②分析内容要素可表示的特征和手段
③选取恰当的表示方法
★ 表示方法的组合与搭配
表示方法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增加地图负载的信息,提高表达能力。
①点状符号表示方法可与线状符号或面状符号表示方法配合使用;
②相同特征的表示方法不宜互相配合使用。

图4-42专题要素特征表示方法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