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学大纲>>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

教学要点:

1.著作权的概念及其历史演变。

2.著作权与物权、工业产权的区别。

3.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的概念

    讲授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着重说明创作作品是著作仅产生的前提。著作权既不是仅有创作活动就可以产生的权利,也不是因作品被利用时才发生的权利。

    讲授著作权法的概念及其构成。

阐明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著作权原则上属于作者。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遵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讲述著作权制度作为一项民事制度发生的一般条件。说明著作权制度与出版业的关系,分析著作权制度是从出版商特权转变为属于作者的可转让的民事权利的意义,从著作仅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理解版权与著作权或作者权概念的联系与区别。阐明著作权制度国际化的意义和地域性保护的关系。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和基本原则

联系历史,客观评价《大清著作权律》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中国以及现在中国台湾省著作权法制的发展线索。

我国著作权法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保护作者权益原则;(2)鼓励优秀作品传播原则;(3)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原则;(4)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原则。着重分析著作权法的四个基本原则是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应结合起来理解。

考核要求:

识记:了解著作权的概念;了解1709年《安哪法》、1910年《大清著作权律》的基本知识。

领会:认识和理解著作权法概念在历史上的演变与发展;认识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综合应用:分析和判断著作权与物权、工业产权之间的区别。

第三章  著作权对象

教学要点:

1.作品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2.掌握作品的一般属性与各类作品的形式特征

3.理解不同作品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据与标准。

4.表演艺术与其他文学艺术的区别。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讲授创作行为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分清著作权法中的创作和专利法中的创造之异同。重点讲述著作权法所说的作品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正确理解“独创性”这一重要概念。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讲授作品的一般规定性和特殊规定性。作品的一般规定性使作品与其他形式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如技术发明等相区别,作品的特殊规定性又使作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阐明计算机软软件作为文字作品以及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问题。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联系立法的宗旨,讲述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欠缺作品实质要件的对象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原因。   

考核要求:

识记:作品的一般概念、著作权法规定的各类作品的含义。

领会:(1)作品的构成要件;(2)作品独创性的内涵;(3)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有无著作权。

应用:结合著作权法基本原理,深入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立法保护的模式选择。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教学要点:

1.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的内容和异同。

2.著作权人身权与其他人身权的区别。

3.如何理解著作财产权的本质。

4.著作权取得的条件和保护期限。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讲授著作人身权的性质以及内容。说明某些人身权不受时间的限制,以及著作人身权之不可转让性和某些权利可由他人代为行使的特点。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阐明著作财产权所反映的商品关系属性,区分与物质补偿、物质鼓励、按劳分配等财产关系的不同。

着重讲授著作财产权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间

著作权取得的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我国著作权采取自动取得原则。

阐明著作权人身是反映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带有人格利益的联系。维系和彰显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客观联系的真实性,反映了对历史的忠实和对世人的负责,因此著作人身权不因时世变迁而有所改变,理应永久受到保护。

讲授著作财产权保护期限计算方法的两种立法例,并阐明我国的相关规定。

考核要求:

识记:(1)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的概念;(2)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制片权、出租权、演绎权的概念;(3)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的含义。

领会:(1)如何理解著作人身权的内容;(2)如何理解著作财产权的本质和内容;(3)著作权取得的条件和保护期限。

综合应用:著作权人身权与其他人身权的区别。

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

教学要点:

1.作者概念和著作权人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2.事实作者和法定作者的区别。

3.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以及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作者

阐明事实作者只能是自然人的客观规律,讲述法律上认定作者的条件。

第二节  著作权的归属

    阐明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认定方法。

讲授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说明特殊作品不是基于其表现形式,而是因创作过程中作者之间或作者与其他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而导致的著作权不同归属的特别规定。

考核要求:

识记:(1)作者的概念及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2)汇编作品、定作作品、视听作品、职务作品的概念。

领会:合作的概念、构成条件;(2)职务作品认定标准及种类。

分析:为什么只有自然人才能创作作品?比较各类不同情况中,完成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关系及行使原则。

综合应用:作者与著作权人的联系与区别。

第六章  邻接权

教学要点:

1.邻接权的产生背景。

2.邻接权内涵、本质及其与著作权的关系

3.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权的概念和内容。

4.专有出版权的本质。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邻接权的概念   

讲授邻接权制度发生的历史原因和意义,着重分析邻接权中的作品传播人的行为与作品作者独创性行为的区别。

邻接权的概念和构成。

第二节  邻接权的构成   

   讲授国际习惯上的三种邻接权,阐明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广播电视组织权的概念、权利内容和义务。

    分析说明我国法律把出版者权归入邻接权的原因。说明专有出版权的性质和意义。   

考核要求:

识记:(1)了解邻接权的概念;(2)了解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广播电视组织权的含义和内容。

领会:认识和理解邻接权与著作权的联系和区别。

分析:我国著作权法将出版者权与邻接权规定在一起是否妥当。

综合应用:分析著作权人与表演者、录制者、广播组织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

教学要点:

1.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与著作权转让。

2.著作权合同的性质和违约责任。

3.著作权的质押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阐明许可使用是知识产权领域重要的财产权制度。分析说明许可使用概念、特点及其与转让的区别,明确许可使用的标的、许可使用的具体方式。

第二节  著作权的转让

讲授著作权转让的性质和可转让的标的,区分著作权的转让与信托。着重说明在我国转让著作权的合法性,转让著作权的方式(拍卖)。   

第三节  著作财产权的其他利用

    说明除许可使用和转让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包括担保、信托、破产财团、强制执行的对象、解除婚姻关系时的财产分割等都可以导致著作财产权的利用。介绍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及其国内外发展状况。  

第四节  著作权利用中产生纠纷的解决途径

讲授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着重讲述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诉讼和民事责任问题。

考核要求:

识记:(1)了解著作权转让的概念;(2)了解著作权使用许可的概念、著作权集体许可合同的概念;(3)了解著作权质押的概念。

领会:(1)理解著作权转让、许可使用的特点;(2)理解著作权质押、信托的特点。

分析:(1)著作权转让与许可使用的区别;(2)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与一般许可使用的区别。

第八章  著作权的限制

教学要点:

1.合理使用概念、构成要件及法定类型。

2.法定许可使用的概念、法定情形及其与合理使用的同异。

3.强制许可使用的概念及与法定许可使用的区别。

4.著作权的限制内容随传播技术的进步而有所变化。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合理使用

着重说明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要求学生掌握合理使用的概念、合理使用的适用范围,以及与法定许可和侵权行为的界限。

第二节  法定许可使用   

讲述法定许可使用的概念和内容,区分法定许可使用与侵权行为的界限。   

第三节  强制许可使用   

讲述国际上中强制许可使用的概念以及适用该项制度的条件。    

考核要求:

识记:了解合理使用的概念、法定许可使用的概念、强制许可使用的概念。

领会:(1)理解法定许可使用与合理使用的异同;(2)理解强制许可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区别。

应用:正确认定各种合理使用的情形。

第九章  著作权的保护

教学要点:

1.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认定、构成要件、归责原则。

2.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民事责任

分析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各种侵权行为、各类侵权行为的界限及与违约的区别、民事责任的方式。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说明那些侵权行为除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承担行政责任的理由,行政责任的方式。

第三节  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刑事责任

    讲授对严重侵犯著作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性,以及刑事责任的方式。  

第四节  民事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   

运用侵权行为法关于过错的原理,区分过错、推定过错和无过错的不同,说明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   

第五节  著作权侵权纠纷的调解与诉讼   

说明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调解的职能、性质及其效力,区分调解与行政调处的不同。

讲授侵犯著作权行为因程度不同导致责任不同,因而可能形成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了解被侵权人对严重的侵权有权以自己名义提起诉讼。

第六节  著作权的管理

讲授著作权的行政管理的机关、职权;重点阐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起源、含义及该组织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考核要求:

识记:(1)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概念;(2)著作权纠纷的概念;(3)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概念。

领会:理解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法律责任;(2)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综合应用: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认定与判断。

 

   

版权所有 © 西北师范大学   校址: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