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植物组织( 1 )
目的 :观察保护组织和机械组织的形态构造。了解其生理功能及细胞壁的化学成份。
材料 :白菜叶或其他具有表皮毛的绿叶,芹菜叶或大丽花叶柄、幼茎、薄荷、蚕豆、益母草的方茎、瓜茎等,杨树茎、梨或核桃壳、桃核。
试剂: ( 1 )间苯三酚酒精溶液,配法: 0.1 克 间苯三酚加 95% 酒精 10 毫升。
( 2 ) 5% 盐酸水溶液。
( 3 )苏丹 4 酒精溶液(配法见实验五)
( 4 )氯化锌碘。
配法:
A 液:碘化钾 1 克
碘 0.5 克
蒸馏水 20 毫升
B 液:氯化锌 20 克
蒸馏水 8.5 毫升
待 B 液加温(约 80 ℃ )溶解后冷却,然后将 A 液一滴一滴地加入到 B 液中,直到显出碘的沉淀物(摇荡后也不消失)为止(约耗用A液 1.5 毫升)此液即氯化锌碘试剂。
一、保护组织:
1 、初生保护组织 k k 表皮和气孔。
用镊子取白菜叶片下表皮一小块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气孔器及表皮毛。
表皮细胞为形状不规则的扁平细胞,侧壁不齐,彼此互相嵌合,相连紧密,保卫细胞及其间的空(气孔)称为气孔器。保卫细胞是两个肾形并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其核常被叶绿体覆盖,保卫细胞靠近气孔的一侧壁厚,靠近表皮细胞的一侧壁薄。这与气孔的机能有关。
表皮毛是有生命的、细胞含有细胞质和核,通常缺乏叶绿体,细胞的外壁厚并有角质层。
2 、次生保护组织——周皮和皮孔
周皮包括木栓、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周皮上的皮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周皮是由次生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活动产生的。杨树茎的木栓形成层是由紧贴表皮的一层皮层细胞恢复分裂机能而形成,它向外分裂形成的细胞,其壁栓质化,组成木栓组织(即木栓),为死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它向内分裂形成的细胞,其壁不发生栓质化为生活细胞,即栓内层;木栓形成层本身是一层生活细胞,夹在木栓和栓内层之间,三者合称为周皮.
皮孔一般在气孔所在部位形成,木栓形成层在气孔内方产生的细胞不形成正常的木栓,而形成一群球形细胞。排列疏松,有发达的细胞间隙,叫补充细胞,由子补充细胞积累并将表皮和木栓层涨破而形成皮孔。
取二年生杨树茎在皮孔处做横切面,选一薄片制成装片,用苏丹染色半小时左右,用 50% 的酒精冲去多余染料,加水并加盖片观察周皮和皮孔,此时周皮外的表皮尚未脱落,但已被木栓把它与内部生活细胞隔开,因而是一层死细胞。表皮的角质层和木栓层分别被染成橘红色,栓内层细胞很少,不着色,常与皮层不易区分。
二、机械组织:
这类组织起支持作用,细胞大都为细长形,其主要特点是都有加厚的细胞壁。
1 、厚壁细胞 :是死细胞,如纤维和石细胞,细胞壁次生加厚且常木质化。取杨树茎做一横切面,放在准备好的载玻片上加一滴间苯三酚溶液,并加盖片,稍停一会,从盖玻片的一端徐徐加入 50% 的盐酸,用吸水纸从另一端吸出间苯三盼溶液,待切片出现红色为止。也可先用一滴盐酸浸透材料,然后加一滴间苯三酚溶液。杨树茎的纤维、石细胞和木质部都染成了樱红色,证明这些细胞的壁都发生了木质化。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间苯三酚可与木质发生作用。
用镊子从梨果肉中挑下一白色小颗粒放在载玻片上,压碎,加水和盖片,在镜下观察,可见许多石细胞,若按上述方法用番红染色则更清楚。
2 、厚角细胞 :是生活细胞,细胞壁在角隅处或切线壁加厚但都是初生壁,而不发生木质化,具韧性,它不影响器官的伸长生长。
取芹菜叶柄的横切片并置于载玻片上加水,加盖片观察厚角细胞的细胞壁,然后取上盖吸去水分,加一滴氯化锌碘,数分钟后用水冲洗干净,加盖玻片,在镜下观察,这时厚细胞的壁变成了蓝色,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遇氯化锌碘呈蓝色反应。在细胞中,纤维素的成分越多,其它的成分(如果胶质、半纤维素务等)越少,则蓝色越明显.有时所取材料的细胞壁内半纤维素的成分较多或材料较老,发生木质化,而影响了染色效果。
思考题:
1 、从保卫细胞的结构说明气孔开闭过程。
2 、保护组织的共同特性是什么?表皮和周皮有什么不同?
3 、机械组织的共同特征是什么?那一类机械组织在器官形成过程中出现较早,为什么?
4 、纤维和石细胞的区别是什么?
5 、组成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什么?是怎样排列的?
6 、角质化、栓质化和木质化的区别是什么?
7 、说明芹菜叶柄比杨树茎软得多的原因。
作业:
绘表皮与气孔器以及厚角细胞与纤维横切面图。
实验八 植物组织(2)
目的 :观察辅导组织的形态构造。
材料 :向日葵或其它草本植物茎较粗的叶柄等。
杨树茎或其它木本植物幼茎。导管纵切片,管胞装片,番瓜茎纵横切片。
一、向日葵茎的离析材料:(观察螺纹、环纹导管)
将向日葵的木质部截成2毫升左右的小段,粗细不超过火柴棒。入铬酸硝酸离析液内( 10% 的铬酸— 20% 的硝酸 1 份) 1 — 2 天后即可使用。如材料坚硬不易离析可换新液 1 — 2 次。离析后的材料用水冲洗多次.然后取少许材料置于载玻片上用解剖针轻轻将材料分散,加水,加盖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用番红染色则更为清楚( 0.5 克 番红溶于 50% 酒精 100 毫升中)。
二、杨树茎的离析材料:
取 2 — 3 年生的杨树茎、将木质部截下、制成离析材料(方法同上),结合导管切片,观察梯纹、网纹、孔纹导管及纤维的构造。
注意:
1 、区分导管上的穿孔板。 2 、五种导管的初生受与次生壁。 3 、纤维的形状及纹孔。
三、观察管胞装片:注意管胞与导管的区别,管胞与纤维细胞的区别(具缘纹孔与结构)。
四、筛管与伴胞、观察番瓜茎的纵横切片,区别筛管上的孔,筛域与筛板,并注意筛管和伴胞的关系,它们在纵横切面上的区别。
思考题:
1 、从导管与管胞的构造说明它们的输水效率的高低与进化关系。
2 、从导管与筛管的构造说明它们生理机能的不同。
3 、说明环纹和螺纹导管在器官形成中出现早的原因。
作业:
1 、绘五种类型导管.注明初生壁与次生壁
2 、番瓜茎筛管的纵切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