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申报信息 主讲教师 教学大纲 授课教案 教学课件 实践教学 特色资源 课程习题 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教学录像 支撑材料 答疑解惑
   

实验二  植物形态解剖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徒手切片、石蜡制片

 
 

 

实验二  植物形态解剖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徒手切片、石蜡制片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并初步掌握徒手切片制成永久保存片的方法。了解石蜡制片的过程。学习生物绘图的方法。

二、材料、用品

(一)材料

    已固定好的南瓜茎或其他植物的茎。

(二)用品

    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剃刀或保安刀、培养皿、吸水纸、纱布块、烧杯、擦镜纸、毛笔。

    1%番红水溶液、1%固绿酒精(或苯胺固绿)溶液、各级酒精、二甲苯、蒸馏水、加拿大树胶。

三、内容及方法

(一)徒手切片制成永存片

    徒手切片是用手持剃刀或保安刀片,将新鲜材料或预先固定好的材料(切前水洗)切成薄片,不经染色或经简单染色用水封片作临时观察,必要时经镜检后可选择好的薄片经过制片各步骤,也可制成永存玻片标本供长期使用。此方法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方法简便,制片迅速,而且能观察到植物组织的天然色泽和活体结构,常用于研究植物解剖结构、细胞组织化学成分、植物资源鉴定等,同时也是进行石蜡制片之前科学选材的一种常用简易制片方法。它有利于临时观察、较快地得到结果;其缺点是对于材料体积过小、太软、太硬材料则难于切片,同时不能做成连续切片。

1.材料准备和修整 一般应在适当时期选取发育正常、有代表性、软硬适度的新鲜根、茎、叶材料,用刀片将其切成2~3 cm长的小段,并将其切面削平;若为质地较软而薄的材料如叶片,可沿主脉两侧切成宽5~6mm、长1~1.5 cm的小块,夹在支持物(如萝卜、胡萝卜根、马铃薯块茎或通心草等)中进行切片。使用支持物时要先将支持物切成3~5cm长、0.5 cm宽的立方形小块,将其中部纵切一缝、然后将修整好的材料夹人其中与支持物一起切片。

2.徒手切片方法和步骤

(1)切片前在小培养皿内盛适量清水。

(2)切片时,右手拿刀片的右下方,左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夹住材料,拇指的位置稍低于食指,并使材料高出于食指2~3mm。切片前滴少许清水于刀面上,用以润湿材料减少切片阻力。切片时,将刀片平放在左手食指上,刀口与材料垂直,双手悬空,运用臂力,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滑行连续进行切片,动作要敏捷,材料应一次切下,不要拉锯式切割,如此连续动作,切下数片后,用湿毛笔轻轻将薄片移入(1)中备用。

(3)用毛笔从培养皿中挑选薄而透明、平整的切片1—2片放在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3.染色与保存

(1)临时观察和短期保存 为了使材料看得更加清楚可将其染色。常用染料有0.1%亚甲蓝、0.5%~1%中性红或1%番红水溶液等。染色方法是将选好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再滴一滴染料于切片上,加盖玻片进行观察;如果需短期保存,可在染色后在切片上滴一滴10%的甘油,再盖上盖玻片。加甘油的目的是增强切片透明度和避免切片失水变干、变黑。

(2)徒手切片制成永久保存片 染色方法很多,本次实验采取番红、固绿双重滴染的染色方法。

①染色:将选好的切片置于载玻片中央,加一滴1%番红水溶液,染色2—3min,倒掉染液,再滴蒸馏水洗去浮色(废液倒在另一培养皿内)。

②脱水:依次滴少许30%→50%→70%→80%→95%等各级酒精各0.5min进行脱水,每滴一滴酒精后将废液倒人废液培养皿中,注意防止材料掉人废液中。

③复染:倾去95%酒精后,加一滴1%固绿酒精液,复染20~30s,再滴以95%酒精或用无水酒精去浮色。

④脱水透明:倾去95%酒清,再加一滴无水酒精(两次),然后经1/2无水酒精+1/2二甲苯→二甲苯(两次)每次2~3s,使材料完全透明。若材料出现乳状混浊,则说明脱水不净,需再用纯酒精脱水,按原步骤透明,透明后保持二甲苯不挥发(若已挥发应再滴一小滴二甲苯),盖好盖玻片后观察。若需永久保存,可在加盖盖玻片前滴一滴加拿大树胶于材料上,再加盖玻片封藏,然后置玻片标本于30~35℃恒温箱中烘干。

    一张符合要求的切片要求薄(一层细胞)、平整、透明,染色红、绿分明。为了便于操作将上述程序表解如下:

    材料准备(长2-3cm )--切片--镜检选片,要求切片平而薄--番红水溶液染色2-3 min, 蒸馏水去浮色--各级酒精脱水(30%-50%-70%-80%-95%)各0.5 min--固绿酒精溶液复染20-30s ,纯酒精去浮色--脱水、透明(每级2-3s )--纯酒精-1/2二甲苯+1/2纯酒精--二甲苯两次--树胶封片。

(二)石蜡制片方法

    通过把材料包埋在石蜡里面,采用旋转式切片机切片及染色的制片法称为石蜡制片法。

    石蜡制片法的优点是:

1.一般的材料都适用,能将材料切成厚薄均一的薄片,其内部结构更清楚。

2.能切成连续蜡带,可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动态发生及层次变化过程,因此它是植物制片技术中应用最广的。

3.石蜡制片还是电子显微镜薄切片和超薄切片的基础,离开了石蜡制片就很难确定电镜制片样品的位置。

    缺点是:操作程序比较复杂,需要时间较长,有些质地过硬的材料也不宜采用;另外,石蜡制片需要一定条件和设备。

    石蜡制片程序如下:

第一步,材料采集、分割。采集材料应根据制片目的要求而定,材料要有代表性,无病虫害及其他损伤。分割材料要用锋利刀片,顺一个方向迅速切割。分割大小一般不超过0.5~1.5 cm3。如果是子房、花药,就不需进行分割。

第二步,杀死与固定。利用药剂迅速把细胞杀死,并尽量保持其生前的状态和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有F.A.A、卡诺氏等固定液。将固定液放人有橡皮塞的小瓶中(可用青霉素、链霉素瓶代替),将切割好的材料投人其中,盖好瓶盖,用注射针管抽去细胞间隙的空气,(或打开瓶盖,瓶口扎上纱布放在大的玻璃瓶内用抽气机抽气),使固定液能迅速浸入材料。如用F.A.A固定液,固定24h后,材料仍可保存在固定液中备用。如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时间:根尖、花药15—30min,其他材料不超过24 h。材料固定好后用95%、85%酒精浸洗,每级约20min,然后保存在70%酒精中备用。

第三步,脱水。脱水目的是除去组织内多余的水分,便于透明剂渗入组织。常用脱水剂为酒精,其原则是从低浓度逐级移人高浓度,即由70%一80%一95%(加入少量的95%的曙红溶液)一无水酒精(两次),每级停留3~4h,无水酒精每次停留1.5—3h。

第四步,透明、加蜡。透明目的是除去脱水剂,使材料透明干净增加折光系数;同时便于包埋剂(石蜡)得以进入组织中。常用透明剂为二甲苯和氯仿,使用原则也要逐渐进行,可减少材料收缩,即由1/2纯酒精+1/2二甲苯→二甲苯(两次),每级为1~2h。二甲苯透明能力强但易于使组织收缩变脆,使用时不能在其中停留时间过长,同时脱水要干净。

    氯仿也是透明剂,它使材料收缩不太强烈并易挥发除去,但渗透力较弱,透明慢,能破坏染料,不宜用在染色后透明。

    氯仿在染色前透明,可采用五级进行,即1/5氯仿(4/5无水酒精) →2/5+3/5→4/5→纯氯仿(两次),每级停留3~4h,在最后一次纯氯仿中,放人纯石蜡粉末数次,盖好瓶盖,置36℃温箱中24h,使材料慢慢浸蜡。

第五步,浸蜡、包埋。浸蜡的目的是逐渐除去透明剂,并为包埋剂——石蜡所代替,以便进行包埋。

    石蜡又是包埋剂,其熔点在42~60℃之间。软的材料用54—56℃熔点的石蜡。石蜡必须纯净,不含杂质。

    浸蜡也要渐次进行,为了操作方便,可配制各级蜡杯(采用小铝锅),自制若干个铜纱活底的铝片盒,盒内插人材料编号纸扦,盒之间用回形针夹住固定,并置人自制铁丝篮中便成一整体。在换蜡时,只需提起铁丝篮,使蜡漏下,然后转移至下一级蜡杯中,各级蜡杯所需要的温度和时间如下:

50%石蜡(50%二甲苯)    40~42℃    0.5~3h
70%石蜡                48~50℃    0.5~3h
A杯纯蜡                 56~58℃    20min~l h
B杯纯蜡                 56—58℃    20min~l h
C杯纯蜡                 56~58℃    20min-l h

第六步,包埋。就是将已浸好蜡的材料连同熔化石蜡一起倒入定形的纸盒中,并根据需要把材料按一定间距调整好位置,使之凝固(待纸盒蜡面凝固后,即可将纸盒转入冷水盆中),这样就把材料包埋在石蜡中,去掉纸盒后蜡块可长期保存备用。

第七步,修块与粘接。将已包埋好的蜡块,按需要切面(横切或纵切),把大蜡块裁成小蜡块,用单面刀片去掉材料四周多余的石蜡成为大小适当的方块,并修出切面,修好的蜡块各边要平行,否则切出的蜡带不会平直,然后把蜡块底部牢固的粘接在木质蜡座上,以避免切片时脱落。

第八步,切片。用旋转切片机将蜡块切成连续蜡带(也可用滑走切片机切成不连续蜡片),其厚度一般在8~14μm之间。

第九步,粘片与展片。在干净的载玻片上,用玻璃细棒取一小滴蛋清甘油于载玻片中央,以洗净的右手小指或无名指涂抹均匀,范围以足够粘贴蜡片为度,多余的粘贴剂应抹去(或用0.3%明胶水粘片),在玻片左侧用记号笔写上编号,并加数滴蒸馏水于载玻片中央,取镜检合格的蜡片,以光亮的一面向下平放于载玻片的水面上,随后将已放材料的玻片,平放在35~40℃的展片台上,使蜡片展平(或在酒精灯上稍许加热)并摆好蜡片位置,去掉多余水分,放人摊片盘中,装满一盘后移至恒温箱中(38~40℃)继续烘干(常需2~3d)备用。

第十步,脱蜡、染色制片。用二甲苯脱蜡,先将二甲苯盛人染色缸中(容量为缸的4/5),将已烘干待脱蜡的玻片放人缸中10~15min,使石蜡完全溶解。

    染色制片:染色方法很多,根据制片目的而定,可以采用番红、固绿双重染色(和徒手切片染色方法相同),也可采用铁矾苏木精染色或其他染色方法。下面介绍铁矾苏木精染色制片方法,此法最适宜观察子房、胚珠及胚囊结构。

    染色制片方法步骤如下:

(1)复水  经各级酒精到蒸馏水。即滴人无水酒精→95%→80%→,70%→50%→30%各级酒精一蒸馏水,每级4~5s。

(2)媒染  4%铁矾媒染10 min。

(3)水洗  0.5%苏木精染色10 min,然后插入切片架中,将切片架放人瓷盘中用细橡皮管流水冲洗5 min。

(4)分色  用2%铁矾分色至适度(镜检确定)。

(5)水洗返蓝  将玻片插入切片架中,用自来水流水洗10~15 min至返蓝色。

(6)脱水、复染及透明 滴人蒸馏水→30%→50%→70%→85%各级酒精一含1%伊红的95%酒精溶液复染→无水酒精→1/2无水酒精十1/2二甲苯→二甲苯(两次),置二甲苯透明缸中透明,加拿大树胶封片。

    制片效果:细胞核紫蓝色,其余部分红色。

四、作业与思考题

1.绘几个厚角组织与薄壁组织的细胞。

2.制作一张较合格的切片。

3.要想徒手切出一张好的切片,要掌握哪些关键技术?

要想绘出一张好的生物图,应注意哪几点?

 
           
 

版权所有 ? 1902-2006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730070 电话:0931-797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