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八 蕨类植物门 Pteidophyta
一、蕨类植物的标本保存和制片方法:
截类植物一般制成腊叶标本,原叶体、抱子囊需要制片,在载玻片放一滴清水,取少许标本放水滴上,盖上玻片即可观察。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常见的四个亚门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掌握石松纲、木贼纲及真蕨纲的代表植物及其特征。
三、实验内容
(一)石松亚门
l 、石松属 lyoopedium
观察腊叶标本。石松茎通常叉状分枝、小型叶,螺旋着生与小枝上,孢子叶球生于分枝顶端。
2 、卷柏属 Selagineila
( 1 )观察孢子体外形:茎、叶、根及孢子叶穗。
( 2 )示范
1 )镜下观察孢子叶穗的纵切片,辨别大、小孢子叶大、小抱子囊、大、小孢子。
2 )实体镜下观察大、小孢子叶;大、小孢子囊及大、小孢子。
(二)楔叶压门 Sphenopiphyta
木贼属 Equisetum
1 、问荆 Equisetun arvense
观察孢子体外形、营养枝、生殖枝及孢子叶穗。
2 、木贼 Equisetum hiemale
观察孢子体外形、孢子叶球的着生及形态。
3 、节节草 Equisetum ramosissimum
观察孢子体外形。
(三)真蕨亚门 Filicophytina
1 、贯众 Cyrtomium fortunei
( 1 )制片观察孢子囊群、孢子囊、环带、孢子及唇细胞。
( 2 )显微镜下观察配子体装片,识别原叶体形,假根、精子器、颈卵器。
2 、认识常见的学植物
1 )瓦韦 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lf) Chin
2 )瓶尔小革 Ophioglossun Vuigatum L
3 )中国解蕨 Dryuaria sinioa Diels
4 )石韦 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 Ching
5 )过坛龙 Adiantum myriosorum Bak
6 )石长生 Adiantum davidii Franch
7 )银粉背蕨 Aleuriopteris rgentea(Gmei) Fee
8 )树蕨(照片) Cyathea spinulosa Weii
9 )藤 Ptiridrum apuilinum (L) Kuhn
(四)示范观察
水韭亚门
观察水韭的浸制标本,辨认短粗的茎,二叉分枝的不定根。叶细长如韭菜、螺旋丛生于茎顶。注意观察外围的不育叶,向内依次为大孢子叶、小孢子叶、孢子囊生于孢子叶叶舌下的凹穴。
四、作业及思考
1 、绘图
( 1 )贯众的孢子囊,示环带,唇细胞及孢子。
( 2 )蕨的配子体,示原叶体形态、精子器、颈卵器和假根。
2 、思考题
( 1 )举例说明蒴类植物的主要中柱类型及其结构。
( 2 )详述蕨的生活史并比较和葫芦藓的生活史有何不同?
( 3 )试比较蕨类植物五个亚门的主要异同,各亚门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 4 )解释下列名词术语:孢子叶、异型孢子、同型孢子、小型叶、厚囊型发育、囊群盖、大型叶、薄囊型发育、环带、孢子果。
附:一、淡水藻类的采集方法
(一)目的和要求
淡水藻分布极广泛,通过野外的生态观察,对藻类的生活和环境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同时根据不同生态的藻类进行不同方法的采集;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的理解,掌握野外调查的方法,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淡水藻类的生态观察
藻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生活,有水生、气生、亚气生(后二种为陆生)水生藻类是一群生活在江河、湖泊、路边积水等淡水里的淡水藻,水生的藻生类长旺盛时往在使水体变绿,生活在水中的蕨类有浮游的和附着的区别。浮游藻类如一些单细胞的蓝藻、绿藻和硅藻。有时有些附着的藻类,成长以后,离开基质而漂浮在水面,如水绵。
附着的藻类有些生活在水底,它们的外形上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如轮藻。
气生亚气生的藻类,如生长在潮湿上表、墙脚、树皮、岩壁、石面上的藻类称为气生藻类,这些藻类只需少量水分就能维持生活,如团藻、色球藻、无隔藻等;也有生在滴水岩等亚气生的藻类,如红毛菜,胶须藻等。
根据藻类生活环境的不同。我们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地进行观察。
(三)采集标本的方法
陆生藻类如岩石或土表上的可用小刀或小铲轻轻刮,这些气生的可干放,或收取标本瓶内,用固定液固定。
墙壁、树、树皮上的藻类,采集时必须连基质(如树皮、壁土等)一起采掘或刮取,采到此类标本可先用牛皮纸或信袋包好并编号记录,在记录上要写明编号、日期、地点、生镜、特殊形态等。
水生藻类的采集,事先要准备好标本瓶或广口瓶等容器,有条件最好制作一个浮游生物网(浮游生物网的制作方法,最好用 25 号绢做成口径 15 厘米 ,长 40 厘米 的园锥形体,下口用玻璃筒或特制的金属小筒套结。)在水体中浮游几次,放掉一些水,随后放入容器内。采集时材料不超过容器的 3 / 4 为宜,若没有浮游生物网,可将容器直接放入水体中提取一些水。随后将水中的植物小心提起,对着瓶口,把植物上面附着的藻类剂压到瓶中去。
(四)标本的培养和处理
如果采回的藻类要继续培养观察,那么应将藻类放在有光照的地方,经常保持湿润或倒入一些培养液,培养液的配方根据不同的藻类有各种不同的培养液,具体配方可参考“生物显微镜技术”一节。 1978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郑国昌主编。有些藻类经过培养后再进行观察,可得到较纯的材料,如颤藻。把采回的颤藻放在广口瓶,倒入蓝藻培养液,放在阳光下照射,经一段时间,就可见到颤液沿着玻璃器皿的边缘向上伸出。用镊子取一些这种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效果特好。
采到的标本不论是气生、亚气生或水生的,采回后当天必须用显微镜检查,将不需要的弃去,需要的立即固定保存下来,有气生类的可晾干保存,若当时无显微镜,可先将材料固定后保存,以后再作观察。
二、孢子植物实验技术和方法简介
(一)水封藏片制作法
对于很多微小的植物,如藻类及菌类植物以及植物的内部结构,肉眼无法识别,需要制作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先将最常用的水封藏制片结合材料分别简述如下:
1 .单细胞制片
取已固定的材料(如色球藻)用滴管在瓶内搅动一下,随后吸取少许滴在载玻片上,沿水滴一侧轻轻盖上盖片(勿后有气泡)即在显微镜下观察
2 、丝体制片
在载玻片上滴上一滴清水,用摄子或解剖针,挑取少许藻体放在水滴上,并用摄子和针将丝体拔开理顺,随后盖上载玻片,即习观察。
3 、胶群体制片
胶群体藻类,如念珠藻属的地软、发菜等,挑取一小块,切忌贪多、贪大,放在载片的水滴中,用摄子尽量将材料压碎,最后加盖片并用铅笔的橡头轻压盖玻片,使材料均匀散开。
4 、叶状体的制片
叶状体类群,如石莼、紫菜等只有两层或一层细胞厚,只需用镊子取一小块置于载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材料展开,切勿使其卷折,最后加上盖片
5 、干保存标本的制片
如紫菜、发菜等,只需在制前 1 — 2 小时把材料浸泡在清水,使材料变软并恢夏正常的细胞形态再制片。干保存的苔藓植物只需用清水浸泡几分钟即可
(二)徒手切片法
一些大型的藻类植物,如海带片,可将材料截成一公分长的小段,然后用刀切成薄而均匀的片。如果所切的材料软而薄,如地钱的叶状体和藓类的叶子,可选用以下方法①将材料折迭几层,加大材料的硬度和厚度;②将材料夹于马铃薯或胡萝卜条的切缝中,连同材料一起切片。
植物分类学实验指导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