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五 真菌门:藻菌纲( Phycomycetes )
子囊菌纲 ( Ascomycetes )
一、菌类植物的标本保存
对于木质、木栓质、革质、半肉质和其他含水少,不易烂的菌类植物、可用干燥法制成干标本,方法为自然干燥或日光下晒千。
新鲜材料可制成液浸标本一般保存液可在 1000 毫升 70 %的酒精中加入 6 毫升甲醛,将标本放入后,用蜡将标本瓶口密封。
三、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藻状菌与子囊菌的主要特征和区别。
三、实验内容
(一)藻菌纲 ( Phycomycetes )
根霉属 ( Rhizopus )
植物体的菌丝无隔,菌丝体具大量的匍匐枝,有性生殖为异宗配合。常于馒头、面包、水果等富合淀粉的物体上生长,使食物腐败变质。
将少量白色绒毛状的菌丝体作水藏封片,观察菌丝体形态及结构,注意匍匐枝,假报及直立的孢囊梗,仔细辨认囊轴、囊壁和孢囊孢子。
二、子囊菌纲 ( ascomycetes )
l 、青霉属 ( penicillum )
菌丝体的菌丝具横隔,多以分生孢子进行繁殖。分生孢子梗顶端数次分枝、扫帚状。多生于水果蔬荚特别是桔子等果实的伤口处。观察其菌丝的形态,辨认横隔及分主孢子梗的形态,分生孢子在分生孢子梗的末级小技上成串的产生,成熟时为青绿色。
2 、盘菌属 ( Peziza )
为最常见的腐生菌,子囊盘中型至大型,通常杯状。子囊圆柱形, 8 个子囊孢子排列一列。
显微镜下观察子囊盘的切片,注意区分子囊、子囊孢子和隔丝。
3 、示范
( 1 )虫草树 ( Cordyscps )
观察鳞翘目幼虫的外皮及有柄的捧状子座。
( 2 )羊肚菌属 ( Morchella )
观察干囊果的外形、区分菌盖和菌柄。
( 3 )白粉菌目 ( Erysiphales )
镜下观察切片,辨认闭囊壳外部的包被及内部的子囊和子囊孢子。
四、作业及思考
1 、绘图
( 1 )根霉的菌丝体一部分,示菌丝、匍匐枝孢囊梗、囊轴及孢囊孢子。
( 2 )青霉的菌丝体部分,示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 3 )盘菌的子实治一部分,示于襄、子囊孢子和隔丝。
2 、思考题
( 1 )以实验材料为例概述子囊菌的主要特征并比较和藻菌纲的区别。
( 2 )子囊果有几种类型?如何区别?
( 3 )解释下列名词术语:子囊、子囊果、子实体、菌核、分生孢子。
实验二十六 真菌门(二):担子菌纲( Basidimycetes )
一、实验目的
通过代表种类的观察,掌握担子菌纲的主要特征,伞菌的生活史,比较其和藻菌纲,子囊菌纲的主要异同。
二、实验内容
1 、蘑菇属 ( Agaricus )
担子果肉质,由菌盖和菌柄组成。常见于园地。林缘、腐生于树干部土壤,草地等处。
用刀片作蘑菇菌盖徒手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分辨盖和菌褶及菌褶两面的子实层,区分担子及担孢子。
2 、银耳属 ( Tremella )
子实体为胶质、半透明、乳白色并由丛生的瓣片组成。腐生于阔叶枯立木上。
制片后观察子实体的结构、其担子具纵隔“田”字形,分上担子和下担子。
3 、示范
( 1 )各种伞菌的子实体外形
( 2 )灵芝属 ( Ganoperdon )
观察木质的担子果外形。
( 3 )马勃属( Lycoperdon )
观察担子果外形。
( 4 )猴头属 ( Hericium )
观察担子果外形。
( 5 )木耳 ( Auricularia auricula )
观察担子果外形。
三、作业及思考
1 、绘图
( 1 )蘑菇菌褶一部分,示各部结构。
( 2 )银耳的担子结构,示纵隔担子。
2 、思考题
( l )担子菌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们同藻菌纲,子囊纲有何异同?
( 2 )详述蘑菇和禾柄锈菌的生活史。
( 3 )以实验材料为例,说明担子菌中子实层生长的部位有几种?
( 4 )解释名词术语:担子、锁状联合菌环、担子果、内菌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