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常用形态术语
一、苔藓植物的常用形态术语(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原丝体:苔藓植物孢子萌发后形成的绿色、分枝的丝状体或片状体。
茎叶体:有茎、叶分化的苔藓植物的植物体。
叶状体:苔类植物中,呈片状而没有茎与叶分化的植物体。
配子体:由孢子萌发和发育形成的茎叶体或叶状体部分,多为绿色,能营独立生活。
孢子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并可产生孢子的构造,通常分为3部分,上部为孢蒴(孢子囊),孢蒴下部的柄称为蒴柄,蒴柄最下部伸入配子体中吸收营养的部分称为基足。
假根:苔藓植物体基部或腹面的单细胞或多细胞丝状组织,营固着和吸收作用。
背翅:叶片背面延伸的片状构造。
中肋:藓类植物叶片中央的类似于叶脉的构造。
腹叶:苔藓植物中,着生于植物体腹面的叶片,通常小而且与侧叶异形。
苞叶:多指颈卵器周围的叶片,通常与营养叶异形。
蔽前式:苔类植物中,由植物体背面观后叶前缘蔽覆前叶后缘的排列方式。
蔽后式:苔类植物中,由植物体背面观前叶后缘蔽覆后叶前缘的排列方式。
芽孢:能营营养繁殖作用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的条状或圆盘状构造。
生殖托:地钱类中,由叶状体形成的着生颈卵器和精子器的片状组织。分雄生殖托和雌生殖托。
蒴齿:孢蒴口部着生的能随水湿而运动的齿状构造,可帮助散放孢子。
蒴帽:覆盖在孢蒴上部的保护性的结构。
蒴盖:孢蒴上部能开裂的部分。
二、蕨类植物的常用形态术语
原叶体: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又称为原叶体。
能育叶(孢子叶):是指能产生孢子的叶子。
营养叶:是指不产生孢子,仅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普通叶。
同型叶:植物体无孢子叶和营养叶之分,且叶片形态相同。
异型叶:植物体有孢子叶和营养叶之分,且叶片形态完全不同。
孢子囊:产生孢子的器官。
孢子囊群:一般生于蕨类植物叶子下面或边缘的一群孢子囊,有各种形状。
囊群盖:是覆盖或保卫孢子囊的保护器,有多种形状。
孢子囊穗:较原始的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生于特化的叶片或苞片上,组成穗状的孢子叶球或圆锥状的孢子叶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