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申报信息 主讲教师 教学大纲 授课教案 教学课件 实践教学 特色资源 课程习题 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教学录像 支撑材料 答疑解惑
    第三章植物形态学术语--第二节  
 

 

第二节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术语

一、花和花序

(一)、花

1.花的组成

一朵完整的花由五部分组成,即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缺少其中一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其中雄蕊和雌蕊都充分发育的叫两性花,缺少一种或其一种虽有而不完备的花叫单性花。雌蕊和雄蕊都不完备或缺少的叫中性花。单性花和两性花同生于一株的叫杂性花。不结种子的叫不孕花。

2.整齐花与不整齐花:通过花的中心具有二个以上对称面的花,称为整齐花或辐射

对称花,否则为不整齐花或两侧对称花。

3.花柄和花托

花柄(花梗)是着生花的小枝,是花朵与茎相连的短柄。不同植物花柄的长度变异很大,也有的植物不具花柄。花托是花各部在花柄顶端的着生处,不同植物花托的形态各异。有时花托在雌蕊基部形成膨大的盘状,称为花盘

4.花被

花被是花萼与花冠的总称,外方为花萼、内方为花冠,内部为雄蕊群和雌蕊群。花萼与花冠分化清楚,且二者均有的叫两被花,如油菜、番茄。花被虽有二轮,但内外被片在色泽等方面无区别的,称为同被花,如百合。仅有一轮花被的花成为单被花,如大麻。花萼与花冠都缺少的花,称为无被花,如杨、柳等。

1)花萼

通常绿色,有些植物花萼大而颜色类似花瓣,称为瓣状萼。构成花萼的部分称为萼片。萼片彼此完全分离的,称为离生萼;萼片多少连合的,称为合生萼。在花萼的下面,有的植物还有一轮花萼,称为副萼,如棉花。花萼不脱落,与果实一起发育的,称为宿萼,如番茄。有些植物萼片(或花冠)基部延伸而成管状或囊状部分,称为(spur),如凤仙花、旱金莲等。

2)花冠

由若干花瓣组成,排成一轮或多轮,呈各种颜色,但通常不呈绿色。

A. 离瓣花与合辩花

花瓣完全分离的花,称为离瓣花;花瓣多少合生的花,称为合辩花冠中,连合部分称为花冠筒,分离部分称为花冠裂片。

B.花冠形状

花冠的形状多样,一般有:

(1)筒状花冠大部分成以管状或圆筒状,如大多数菊科植物的头状花序中的盘花。

(2)漏斗状花冠下部筒状,由此向上渐渐扩大成漏斗状,如牵牛花,雍菜花。

(3)钟状花冠筒宽而稍短,上部扩大成一钟形,桔梗科植物。

(4)高脚蝶状花冠下部是狭圆筒状,上部突然呈水平状扩大,如水仙花。

(5)坛状花冠筒膨大成卵形或球形,上部收缩成一短颈,然后略扩张成一狭口,石楠类植物。

(6)辐状花冠筒短,裂片由基部向四面扩展,状如车轮,如茄、番茄等。

(7)蝶形其最上一片最大的花瓣叫旗瓣,侧面两片通常较旗瓣为小,且不同形,叫翼瓣,最下两片,其下缘稍合生,状如龙骨,叫龙骨瓣,如豆科植物。

(8)唇形花冠稍呈二唇形,上面(后面)两裂片多少合生为上唇,下面(前面)三裂片为下唇,如唇形科植物。

(9)舌状花冠基部成一短筒,上面向一边张开而成扁平舌状,如菊科植物头状花序的缘花。

3)花被卷迭式

花被在花芽内的排列方式,称为花被卷迭式。

  • 镊合状花被片边缘彼此相接而不彼此覆盖。如葡萄。
  • 螺旋状一片的一边覆盖相邻的一片的一边,而成螺旋状。如圆叶牵牛。
  • 覆瓦状与旋转状相似,但有一片完全在外,一片在内,称为覆瓦状。

5.雄蕊群

雄蕊群是一朵花中雄蕊的总称。雄蕊包括花药与花丝两部分。原始类群的花中雄蕊数目多而不固定,在进化的类群中雄蕊数目通常趋向少而固定。

1)雄蕊的类型

根据雄蕊的连合程度,可分为:

A.离生雄蕊花中各雄蕊彼此分离,如桃。

 

B.合生雄蕊

a.单体雄蕊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联合成一束的,称单体雄蕊,如棉花。

b.二体雄蕊花丝结合成二束的,称二体雄蕊,如刺槐。

c.多体雄蕊各雄蕊的花丝结合成三束以上,如金丝桃。

d.聚药雄蕊各雄蕊的花丝分离,而花药互相联合,如向日蔡。

此外,如一朵花中雄蕊的长短不等,则有:

A.四强雄葱雄蕊6枚,其中4枚花丝较长、2枚较短,如十字花科。

B.二强雄蕊雄蕊4枚,2长2短,如唇形科。

2)花药的着生方式:

A. 底着药花丝顶端直接与花药基部相连。

B. 背着药花药背面全部附着在花丝上。

C. 丁字着药花丝顶端与花药背面的一点相连,如百合。

3)花药成熟时的开裂方式

纵裂花药成熟时,沿药室纵向裂开,如百合、油菜。

横裂花药成熟时,沿花药中部成横向裂开,如蜀葵。

孔裂花药成熟时,在药室顶端开一小孔,散出花粉。如茄、番茄。

瓣裂花药成熟时,在花药的侧壁上裂成几个小瓣,放出花粉。如樟树。

6 雌蕊群

雌蕊群是一朵花中雌蕊的总称。每个完整的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三部组成。构成雌蕊的单位称心皮。构成子房的每个心皮背面都有一条中脉,称为背缝线,心皮边缘相连接处,称为腹缝线。子房的中空部分称为室。

1)雌蕊类型

  • 单雌蕊一朵花中的雌蕊仅由单一心皮所构成,如蚕豆。
  • 离生雌蕊一朵花内的雌蕊由几个心皮,且各心皮彼此分离,如玉兰、毛茛。
  • 合生雌蕊一朵花内的雌蕊由几个心皮,而且各心皮互相联合,如番茄。其中,如果子房内心皮形成的隔膜(侧壁)存在,则子房室数与心皮数相同,称为多室复子房;如果隔膜消失就形成一室复子房。

2)胎座

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部位,称为胎座。由于心皮数目以及心皮连结情况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胎座类型。

  • 边缘胎座一室的单子房,胚珠着生于心皮的腹缝线上,如豆科。
  • 侧膜胎座一室的复子房,胚珠沿着相邻二心皮的腹缝线排列,如罂粟。
  • 中轴胎座多室的复子房,其内部边缘连接成中轴,胚珠着生在每室的中轴,即每一心皮的内隅,如百合、棉。
  • 特立中央胎座多室的复子房的隔膜消失后,胚珠着生于残留的中轴上,称为特立中央始座,如石竹科。
  • 基生胎座胚珠着生在单一子房室内的基部,如菊科。
  • 顶生胎座胚珠着生在单一子房室内的顶部,如瑞香科。
  • 片状胎座多室子房中,胚珠着生于隔膜的各面,如芡。

3)子房位置(图见周云龙,222)

子房着生在花托上,其位置有以下几种类型:

A.上位于房花托多少凸起子房只在基底与花托中央最高处相接,或花托多少凹陷,与在它中部着生的子房不相愈合。前者由于其他花部位于于房下侧,称为下位花。后者由于其他花部着生在花托上端边缘,围绕子房,故称周位花。

B.半下位于房花托或萼片一部分与子房下部愈合,其他花部着生在花托上端内侧边缘,与子房分离。这种花也为周位花。

C.下位于房子房位于凹陷的花托之中,与花托全部愈合,或者与外围花部的下部也愈合,其他花部位于子房之上。这种花则为上位花。

(二)、花序

花在总花柄上的排列方式,称为花序。花序的总花柄或主轴称为花序轴。最简单的花序只在花轴顶端着生一花,称为单顶花序(或花单生),当它自土中发出时特称花亭。

1花序着生的位置

(1)顶生花序生于枝的顶端。

(2)腋生花序生于叶腋内。

(3)腋外生花序生于叶腋和节之间的节间。

(4)根生花序由地下茎生出。

2 花序的类型

花序的形式复杂多样,表现为主轴的长短、分枝与否、花柄有无以及各花的开放顺序等的差异。根据各花的开放顺序,可分为两大类:

1) 无限花序

花序的主轴在开花时,可以继续生长,不断产生花芽,各花的开放顺序是由花序轴的基部向顶部依次开放、或由花序周边向中央依次开放。它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1)简单花序

花序轴不分枝的花序为简单花序,可分为:

A.总状花序花轴单一,较长,上面着生花柄长短近于相等的花,开花顺序自下而上,如油菜等。

B.伞房花序同总状花序,但上面着生花柄长短不等的花,越下方的花,其花梗越长,使花几乎排列于一个平面上,如苹果等。

C.伞形花序花轴短缩,大多数花自花轴顶端生出,各花的花柄近于等长,如葱、人参等。

D.穗状花序花轴直立,较长,上面着生许多无柄的两性花,如车前等。

E.柔夷花序花轴上着生许多无柄或短柄的单性花,常下垂,一般整个花序一起脱落,如杨、柳等。

F.肉穗花序同穗状花序,但花轴肥厚肉质,如玉米。当肉穗花序外面有一大型苞片包被时,又称佛焰花序,其苞片称为佛焰苞,如半夏等。

G.头状花序花轴短缩而膨大,花无梗,各花密集于花轴膨大的顶端,呈头状或扁平状,如菊科等。

H.隐头花序花轴特别膨大,中央部分向下凹陷,其内花着生许多无柄的花,如无花果等。

(2)复合花序

花序轴具分枝,每一分枝上又为上述花序。根据分枝上花序的不同,分为:

  • 圆锥花序即复总状花序,在长花轴上有许多小枝,每一小枝又自成一总状花序,如紫丁香、水稻等。
  • 复伞房花序花轴上的分枝成伞房状排列,每一分枝又自成一伞房花序,如花楸属。
  • 复伞形花序花轴顶端丛生若干长短相等的分枝,每分枝各自成一伞形花序,如伞形科植物。
  • 复穗状花序花轴分枝1或2次,每小枝自成一个穗状花序(也称小穗)如小麦、大麦、马唐等。
  • 复头状花序头状花序轴具分枝,每分枝各自成一个伞形花序,如合头菊等。

2) 有限花序

也称聚伞类花序,开花顺序为花序轴顶部花先开放,再向下或向外侧依次开花,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A.单歧聚伞花序花序轴顶端先生一花,其下生出一个侧枝,然后在侧枝顶端又生一花,如此反复,整个花序为一个合轴分枝。有2种类型:

  • 螺状聚伞花序如果各分枝从同一侧生出侧枝,称为螺状聚伞花序,如勿忘草等。
  • 蝎尾状聚伞花序如两侧交互出现侧枝,称为蝎尾状聚伞花序,如唐菖蒲等。

B.二歧聚伞花序在花序轴顶端形成一花后,其下两侧分出两个侧枝,每个侧枝顶端形成一花,如此反复,如繁缕等。

C.多歧聚伞花序与二歧聚伞花序相似,但花序轴顶花下分出三个以上侧枝,如此反复,如泽漆。

D.轮伞花序由许多无柄的花聚伞状排列在茎节的叶腋内,外形呈轮状排列,如益母草等。

 

二、果实

1.果实的构成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皮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但有些植物果皮分层不明显。真正的果实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而成,有些植物中,除子房外,还有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花序轴等也参与果实的形成。

2.果实类型

  • 真果与假果
  • 真果指仅有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 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的其他部分也参与形成的果实
  • 单果、聚合果与聚花果
  • 单果一朵花中只有一枚雌蕊,以后形成一个果实的,称为单果。
  • 聚合果一朵花中生有多数离生心皮雌蕊,各自形成果实聚集在花托上,称为聚合果,其中小果可能是瘦果、骨突果或浆果等。如草霉、八角、牡丹、悬钩子等。
  • 聚花果由整个花序一同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桑葚、无花果等。
  • 肉果与干果

A. 肉果

成熟时果皮肉质,常肥厚多汁的果实,称为肉果。按果皮来源和性质不同,肉果又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 浆果通常由合生心皮的子房形成,果皮除最外皮外,都肉质化,多浆,具数粒种子。如葡萄、番茄。

此外,柑桔类的浆果其外果皮为厚革质,多含油细胞,中果皮疏松髓质、内果皮膜质,分为数室,室内充满多汁的长形丝状细胞,这种果实特称为柑果或橙果。另外,葫芦科植物的果实是由合生心皮下位子房发育而成的一种浆果,特称为瓠果,其肉质部分是由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属于假果。

  • 核果通常是由单心皮的雌蕊发育形成,内有一枚种子。果皮分为三层:外果皮薄、膜质,中果皮肉质,内果皮木质化、坚硬。如桃、杏等。
  • 梨果由下位子房及花托共同形成,果实的肉质部分由花托发育而成屑于假果),内果皮木质化。如梨、苹果等。

B.干果

是指成熟时果皮干燥的果实。根据成熟时果皮是否开裂分为裂果和闭果两类。

a. 裂果

果实成熟后果皮裂开的干果。根据心皮结构和开裂方式,可分为:

 

 

荚果由单心皮发育形成,成熟后果皮一般沿背缝和腹缝两面开裂。豆科植物为这种类型。

骨突果单心皮或离生心皮发育形成,成熟时只在一侧开裂。如八角、牡丹、玉兰等。

蒴果由合生心皮的雌蕊发育形成,子房一或数室,成熟时果皮有多种开裂方式:沿心皮背缝纵向开裂的为室背开裂,如紫花地丁;沿心皮腹缝开裂的为室间开裂,如马兜铃;果实成熟时子房各室上方裂成小孔的为孔裂,如罂粟;果实成熟时沿心皮周围裂开时则称为周裂,如车前。

角果由两个心皮的雌蕊发育形成,子房一室,后来由心皮边缘合生处生出假隔膜将子房分为二室。成熟时沿两条腹缝线开裂。如十字花科。其中,果实长度超过宽度一倍以上的叫长角果,长与宽相近的叫短角果。

b.闭果

果实成熟后果皮不裂开的干果。有以下类型:

瘦果由一或几个心皮形成的小型闭果,含一枚种子,果皮坚硬,与种皮易于分离。如向日葵、毛茛等。

颖果仅具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如水稻、小麦等。

翅果果皮延伸成翅状的瘦果。如榆、槭树等。

坚果果皮木质坚硬,含一粒种子。如枥、栗等。坚果外面附有的总苞,称壳斗。

双悬果由二心皮的子房发育形成,成熟时心皮分离成两小瓣,并列悬挂于中央果柄的上端。如伞形科。

三、裸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常用形态术语(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孢子叶球(球花):由孢子叶聚生形成的球状的生殖器官,由小孢子叶聚生形成的为小孢子叶球(雄球花),由大孢子叶聚生形成的为大孢子叶球(雌球花)。小孢子叶相当于被子植物的雄蕊,大孢子叶相当于被子植物的雌蕊。

球果:松、杉类植物的果实,即果期的大孢子叶球

珠领:银杏的大孢子叶特化环状,围绕胚珠,称为珠领。

珠鳞和苞鳞:松柏类植物特化的大孢子叶,其中具生殖能力的称为珠鳞,失去生殖能力的称为苞鳞。

 

 

 

 

 
           
 

版权所有 1902-2006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730070 电话:0931-797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