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植物形态学术语
植物形态学是植物生物学野外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进行植物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是进行后续的植物分类学野外实习的必备基础。通过实习,应能初步掌握常用形态术语,并在后续有关植物分类、描述、标本采集和植物生态学实习中反复运用,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在野外实习中,需要正确掌握和熟练使用植物的外部形态术语,将所学理论知识与野外植物的实际相结合。植物形态学的野外观察和实习可以单独进行,如通过收集、比较各种形态类型的植物,掌握和熟练使用植物的外部形态术语,也可以通过植物分类学的野外实习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实习任务。
第一节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术语
一、根
1)主根:种子萌发后,由胚根生长出来的根称主根,或初生根。
2)侧根:由主根分枝形成的支根,称为侧根。
3)不定根:在主根和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或胚轴上生出的根,统称为不定根。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根的总和称为根系。根系有2种基本类型。
- 直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如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 须根系:主根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而由胚轴或茎下部的节上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大部分单子叶植物为须根系。
- 变态根
主要有贮藏根、气生根和寄生根三种类型。
A.肉质直根:由主根肥大发育而成,里面贮藏大量养分的根。如萝卜、胡萝卜、甜菜的肉质根。
B.块根:由不定根或侧根肥大发育而成的贮藏根。如大丽花、甘薯。
- 气生根:生长在地面以上空气中的根,主要有三种。
- 支柱根:从近地面茎节上生出的不定根延长后伸入土中,形成能支持植物体的辅助根系,成为支柱根。如玉米。
- 攀缘根:因植物体细弱,植物体靠气生根攀缘的,称为攀缘根。如常春藤。
- 呼吸根:一些生长于沼泽地带的植物,其部分侧根从淤泥中向上生长,露出水面,能行呼吸作用的根。如红树。
- 寄生根:一些寄生植物以突起状的不定根(吸器)伸入寄主茎的组织内,吸取寄主体内的养料和水分,这种根称为寄生根。如菟丝子。
二、茎
(一)茎和枝条的形态特征
茎是叶、花、果等器官着生的轴,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和小枝。
- 节和节间:在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两节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
- 长枝和短枝:不同的植物,节间的长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讲,节间显著伸长的枝条称为长枝;节间显著短缩,各节紧密相接的枝条成为短枝。
3、叶痕与托叶痕
叶从小枝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叫叶痕。叶痕的形状、大小多与叶柄形状有关。有些树木在叶痕两侧还有托叶脱落后遗留的托叶痕,如玉兰的托叶痕呈环状。此外,芽鳞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叫芽鳞痕。
4、皮孔皮孔是枝条上的通气结构,其形状、大小、分布密度、颜色因植物而异。
(二)、茎的主要类型
1、根据茎的质地,可分为:
- 草质茎:茎的木质部不发达,而为草质,通常较柔软。具有草质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根据其生长期长短可分为:
- 一年生草本:当年萌发、开花结实后,整个植株枯死。
- 二年生草本:当年萌发,次年开花结实后,整个植株枯死。
- 多年生草本:能连续生活三年或更长时间的草本植物。
- 木质茎:茎显著木质化,通常坚硬。具有木质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可分成以下几类:
- 乔木:植株高大,具有明显主干的树木(高通常在5米以上)。如杨树。
- 灌木:无主干或无明显主干,在近地面处就发生分枝的植物,高度在5米以下,其中高不足1米的又称为小灌木。 如连翘。
- 半灌木(亚灌木): 茎基部近地面处木质化,而上部转为草质茎,每年仅上部枯死,翌年重新发出新技。
2、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
2)平卧茎:茎平卧于地面,节上不生根,如地锦草等。
3)匐茎:茎平卧于地面,但在节上生根,如草莓、蕨麻等。
4)攀缘茎:借助卷须、吸盘或其它特殊器官攀附着他物而上升的茎。具有这种茎的植物称为攀缘藤本,如葡萄、爬山虎。
5)缠绕茎:借助植物体本身缠绕他物而上升的茎。具有这种茎的植物称为攀缘藤本,如北五味子、牵牛等。
(三)、茎的变态
生于地下的茎虽然与根相似,但由于仍具有茎的特征,如有叶、节和节间,叶常退化为鳞片,叶腋内有腋芽等,因此,与根很容易区别。常见的变态地下茎有:
- 根状茎:横卧或直立的多年生地下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如芦苇、竹、莲等。
- 块茎:短而肥厚肉质的地下茎,节间很短。如马铃薯、菊芋等。
- 鳞茎:由许多肥厚的肉质鳞片(叶)包围的扁平或圆盘状的底下茎。如洋葱、百合、蒜、石蒜等。
- 球茎:肥厚肉质的的球形地下茎,外面生有于膜质鳞片,鳞片内有芽。如慈姑、荸荠等。
2、变态地上茎
1)叶状茎(叶状枝):茎或技扁平,变成叶状,呈绿色。如仙人掌、天门冬。
2)枝刺:由腋芽长成硬针刺,既茎转变成刺。如山楂、皂角树。
3)茎卷须:由枝特化成的卷须,如葡萄、黄瓜。
(四)芽
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条、叶或花。
1、按着生位置,可划分为:
1)顶芽:生在主干或枝条顶端的芽。
2)腋芽:着生在枝的侧面叶腋内的芽,通常一个单生。当腋芽超过一个时,后生的芽称为副芽,如金银花。被叶柄膨大的基部覆盖的腋芽叫叶柄下芽,如悬铃木。
3)不定芽:除去顶芽与腋芽以外,着生于根、茎的节间、叶片等非固定部位上的芽叫不定芽。如刺槐根部的不定芽、柳树老茎上的芽、秋海棠叶上的不定芽等。
2、按芽鳞的有无,可分为:
1)鳞芽:外面生有鳞片(变态叶)包被的芽,称为鳞芽。
2)裸芽:没有鳞片包被的芽称为裸芽。
3、按芽将形成的器官,可分为:
- 枝芽:发育为枝的芽,有时也被不恰当地称为叶芽。
- 花芽:产生花或花序的芽。
- 混合芽:同时产生枝和花(花序)的芽。
4、按芽的活动状态,分为:
- 活动芽:在生长季节活动的芽,即能在生长季节形成新的枝、花或花序的芽。
2)休眠芽:在生长季节不生长而处于休眠状态的芽。

(五)、茎的分枝方式
各种植物由于其芽的性质和活动情况不同,所产生的枝的组成和外部形态也不同,因而分枝的方式各异,但植物的分枝有一定的规律,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一般有下列三种:
1、单轴分枝:由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主轴,侧芽长成侧枝,但不及侧枝主轴粗、长,这种分枝也称为总状分枝。如云杉、杨树等。
2、合轴分枝:顶芽只活动一时间便死亡,或生长极慢,或为花芽,而由紧邻顶芽下方的腋芽伸展,代替原来的主轴,每年同样地交替进行,如此多次变换,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合轴分枝。如苹果、桑、棉花等。
3、假二叉分枝:具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后,由顶芽下的两侧腋芽同时发育成的二叉状分枝,这是合轴分枝的一种特殊形式。如丁香、石竹等。
此外,由生长锥直接分为叉状的两个新生长锥并各自长成新枝的分枝方式,称为二叉分枝,这种分枝方式见于低等植物及部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中。
(六)、髓
各种植物髓的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可分为:
实心髓:枝条中心具连续而丰满的髓,其横切面有圆形、卵圆形、三角形、近方形、五角形、多边形等各种形状。
片状髓:枝条中心具片状分隔的髓,如杜仲、胡桃。
空心髓小枝中部空洞无髓,如连翘。
三、叶
1.叶的组成
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叶托三部分组成,但不是所有植物的叶均具有这三部分。
1) 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典型叶片为薄片状,内有叶脉。叶柄是连接叶片与茎的部分,托叶是叶柄基部的附属物,通常两枚,细小,有的早期脱落。如桃、月季等。
2) 不完全叶:仅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中其一或其二的叶,称不完全叶。
无托叶的不完全叶较普遍,如丁香、白菜等。没有叶柄的不完全叶叫无柄叶;叶片基部抱茎的叫抱茎叶;叶片基部延伸到茎上形成翼状或棱状的叫下延叶;如果叶基两侧裂片围绕茎部,称穿茎叶;如缺乏叶片而叶柄扁化成叶片状的,叫叶状柄,如台湾相思树。以上各类均属于不完全叶。
3)禾本科等一些单子叶植物叶的形态: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为无柄叶。叶片与叶鞘连接处外侧色泽不同,叫叶环或叶颈,而在内侧(腹侧)常有膜状突起物,叫叶舌。在叶舌两侧,从叶片基部边缘伸出的一对耳状突出物叫叶耳。
2、叶的变态
1)叶刺与托叶刺:由叶或托叶变态成的刺状物,前者如仙人掌科植物,后者如刺槐。
2)叶卷须或托叶卷须:由叶或托叶变态成卷须,前者如豌豆,后者如菝葜。
3)捕虫叶:能捕食小虫的变态叶,如瓶状的(猪笼草),褒状的(狸藻)等。
4)苞叶:生在花或花序外围或下方的变态叶。如在总花梗和花梗上同时具有苞片,则前者称为总苞,后者称为小苞片。
5)鳞叶:着生在木本植物芽的外侧,起保护幼芽的作用,无叶片、叶柄的区分。
3.叶序:叶在茎上排列的方式称为叶序。
1)互生:每个节上只生一片叶,在茎上交互而生,如杨、苹果等。
2)对生:在茎的每个节上着生两片叶,并相对排列。如石竹、丁香、忍冬等。
3)轮生:在茎的一个节上生有三片或更多的叶,并呈车轮状着生。如夹竹桃、黑藻、茜草等。
4)簇生:由于节间极度短缩,使叶成簇生于短枝上。如银杏、落叶松等。
5)基生:植物无明显的地上茎,叶从植株贴地面的基部生出,称为基生叶。如蒲公英等。

4、叶的形状
叶的形状和大小变化多样,叶的形状,包括叶片的形状以及叶尖、叶基、叶缘的形状等。叶的形状是区别植物种类的重要根据之一,下列术语虽然常用于描写叶的形状,但也同样适用于萼片、花瓣等其他扁平器官的描述。
1)叶片的形状(叶形)
通常以叶片长与宽的比值以及最宽处的位置来决定。常见的有:
(1)针形细长而顶端尖锐,如松属植物等。
(2)线形(条形)叶片狭而长,长约为宽的五倍以上,且从叶基到叶尖的宽度几乎相等,两侧边缘近平行,如韭菜。
(3)披针形 长约为宽的4至5倍,中部或中部以下最宽,向上下两端渐狭,如垂柳、桃。如中部以上最宽,则为倒披针形。
(4)镰刀形狭长形而多少弯曲如镰刀。
(5)矩圆形(长圆形)长约为宽的3至4倍,两侧边缘略平行。
(6)椭圆形长约为宽的3至4倍,但两侧边缘不平行而成弧形,顶、基两端略相等。
(7)宽椭圆形同上,但长为宽的2倍以下。
(8)卵形形如鸡卵,中部以下较宽;倒卵形,是卵形的颠倒,即中部以上较宽。
(9)心形长宽比例如卵形,但基部宽圆而凹缺;倒心形,是心脏形的颠倒,即顶端宽圆而凹缺,这个凹缺叫湾缺。


(10)肾形形如肾状。
(11)圆形形如圆盘状。
(12)三角形基部宽呈平截形,三边几相等。
(13)菱形即等边斜方形。
(14)锲形上端宽,而两侧向下成直线渐变狭。
(15)匙形全长狭长,上端宽而圆向下渐狭形如汤匙.
(16)扇形顶端宽而圆,向下渐狭,如扇状。
(17)半月形形如半月状。
(18)提琴形叶片的半段显然较另一半段为宽阔,整个叶片呈提琴状。
(19)钻形长而细狭的大部分带革质的叶片,自基部至顶端渐变细瘦而顶端尖。
(20)剑形坚实的、通常厚而强壮的叶片,具尖锐顶端的条形叶,如欧洲鸢尾。
(21)带形宽阔而特别长的条形叶。
(22)管状长度超过其宽度许多倍,多汁,横切面多少成圆形,中空,如葱。
(23)鳞形叶片形如鳞片状。
(24)箭形 叶片形如箭状,即叶片基部两侧的小裂片向后并略向内。
(25)戟形 叶片形如戟状,即基部两侧的小裂片向外。
(26)盾状 叶柄不着生在叶片基底边缘而是生在叶片背面。
叶片的先端即叶尖,不同植物叶片先端的形状多样,常见的有:
(1)卷须状先端延长成卷须,如某些黄精。
(2)芒尖即凸尖延长成一芒状的附属物。
(3)尾状先端有尾状延长的附属物。
(4)渐尖尖头延长,但有内弯的边。
(5)锐尖尖头成一锐角形而有直边。
(6)钝形先端钝或狭圆形。
(7)圆形先端圆形。
(8)截形先端平截而多少成一直线。
(9)尖凹先端稍凹入。
(10)凹缺先端凹入的程度比前者更明显。
(11)倒心形即颠倒的心脏形,或一倒卵形而先端深凹入。
(12)骤凸(形)先端有一利尖头。
(13)凸尖由中脉延伸于外而成一短锐尖。
(14)微凸即中脉的顶端略伸出于外面。
(15)刺凸即先端有一刺。

由于叶片局部生长情况的差异,叶片基部有各种形态,常见的主要有:
1)心形 基部在叶柄连接处凹入成缺口,两侧各有一圆裂片。这个缺口叫湾缺。湾缺可以呈多种不同形状,如尖的、钝的、圆的、方的等;又如两侧的裂片彼此离开时就叫湾缺张开,如两侧的裂片靠合或重迭时就叫湾缺闭合。
2)耳垂形 基部两侧各有一耳垂形的小裂片,这种裂片特称为垂片。
3)箭形 基部两侧的小裂片向后并略向内。
4)戟形 基部两侧的小裂片向外。
5)截形 见上叶先端。
6)圆形 见上叶先端。
7)钝形 见上叶先端。
8)锲形 中部以下向基部两边渐变成狭形如锲子。
9)渐狭 向基部两边变狭的部分更渐进,与叶尖的渐尖类似。
10)歪斜 基部两侧不对称。
11)抱茎 见叶的组成。
12)穿茎 见叶的组成。
13)合生穿茎 对生叶的基部两侧裂片彼此合生成一整体,而恰似贯穿在叶片中。
5)叶片边缘的形状(图)
叶片的边缘称叶缘,形态各异,常见的主要有:
1)全缘:叶缘成一连续的平滑线,不具齿和缺刻,如紫丁香。
2)波状:边缘有凹凸起伏,形如微浪状。
3)锯齿状:边缘具有齿端向前的尖锐锯齿。


4)重锯齿状:锯齿的边缘还有锯齿,如珍珠梅。
5)牙齿状:边缘的锯齿尖锐,且齿端向外,如黑桑。
6)纤毛状:边缘有外伸纤细睫毛状物。
7)刺芒状:叶缘具有由侧脉向外延伸的刺芒。
8)浅裂:叶片分裂较浅,达叶缘到中脉的约1/3左右。
9)深裂:叶片分裂较深,超过叶缘到中脉距离的1/2。
10)全裂:叶片分裂到中脉,为单叶向复叶的过渡类型。
此外,叶缘的分裂又有掌状分裂和羽状分裂之分。

5.单叶与复叶
1)单叶:每叶只具一叶片,叶脉直接连于叶柄,如杨树、向日葵。
2)复叶:一个总叶柄(叶轴)上着生二个以上的叶片。其中每个叶片称为小叶,有小叶柄或无。根据小叶着生方式,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单身复叶。
A.羽状复叶:小叶呈羽毛状着生在总叶柄两侧,如洋槐。其中小叶直接着生在总叶柄上的称一回羽状复叶或简称羽状复叶(如月季),总叶柄分枝一次或二次,在分技上着生小叶的,分别称为二回羽状复叶或三回羽状复叶,其分枝称为羽片。若仅有三枚小叶,称三出羽状复叶。根据顶生小叶的数目分为:
- 奇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着生一枚小叶,如洋槐、蚕豆。
- 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着生二枚小叶,如落花生。
B.掌状复叶:小叶着生在总叶柄顶端,小叶柄呈掌状辐射排列。根据叶柄情况又可区别为二回掌状复叶和三出掌状复叶(小叶柄近等长)。
C.单身复叶:由于三出复叶的两侧小叶退化,仅留一枚顶生小叶,总叶柄下延成翅,外形很象单叶,如柚等。
单叶与复叶有时易于混淆:一殷可以根据芽着生情况等加以判别:a. 单叶叶腋内有腋芽,小叶的叶腋内无腋芽;b. 复叶本身无顶芽,具单叶的枝条有顶芽或不发育的顶芽;c. 复叶死亡时小叶先脱落,总叶柄后脱落,单叶则叶柄叶片同时脱落。
6.叶脉类型
叶脉在叶片中的排列方式称为脉序,有下列主要类型:
1)网状脉:叶脉分枝(小脉)互相连接形成网状。

2)羽状(网)脉:中脉(主肋) 显著,两侧分生羽状排列的侧脉,侧脉与主脉夹角多成锐角。如鹅耳枥。
3)掌状(网)脉:数条主脉从叶片基部辐射出生,呈掌状分叉,其中仅有三条主脉时,称为三出脉。
4)平行脉:侧脉与中脉平行排列直达叶端,或自中脉分出走向叶缘,没有明显的小脉联结。如玉米、水稻、竹类、芭蕉等。
5)射出脉:盾状叶的叶脉从叶中部向各方辐射伸出。
6)弧形脉:中脉直伸,侧脉成弧形弯曲,如玉簪。
7)叉状脉:叶脉连续二叉状分枝,侧脉先端不相连接,如银杏。
7.叶片的质地
1)透明质的 薄而几乎透明。
2)膜质的 薄而半透明。
3)草质的 薄而柔软,绿色,如大多数温带的阔叶乔木、阔叶灌木和草本的叶子。
4)纸质的 如厚纸。
5)革质的 如皮革的。
6)软骨质的 硬而韧。
7)干膜质的 薄,干而呈膜质,脆,非绿色。
8)木栓质的 如木栓状。
9)海棉质的 如海棉状。
10)角质的 如牛角质的。
11)骨质的
12)肉质的 肥厚而多汁的。
13)蜡质的
14)纤维质的
15)粉质的
8、叶表面附属物(毛被)的形态
毛被是指一切由表皮细胞形成的毛茸。植物表面被有的毛被有如下主要的术语:
1)无毛 指表面没有任何毛。
2)变无毛 初有毛,后来变无毛或几乎无毛。
3)几乎无毛 基本上无毛,但用扩大镜看仍有极稀疏、极细小的毛。
4)有毛 仅指有一般的毛,是“无毛”的反语。
5)有腺毛 具有腺质的毛,或毛与毛状腺体混生的。
6)有短柔毛 具有极微细的柔毛,肉眼不易看出。
7)有茸毛 直而直立的密毛成丝绒状的。
8)有毡毛 具有羊毛状卷曲或多或少交织而贴伏成毡状的。
9)有丛卷毛 具有成丛散布的长而柔软的毛,毛呈羊毛状,例如某秋海棠属的种类。
10)有蛛丝状毛 具错综结合的如蜘蛛丝的毛被。
11)有棉毛 具有长而柔软、密而卷曲缠结、但不贴伏的毛。
12)有曲柔毛 具有较密的长而柔软、卷曲、但有是直立的毛。
13)有疏柔毛 具有柔软的长而稍直的、直立而不密的毛。
14)有绢状毛 具有长而直的、柔软贴伏的、有丝绸光亮的毛。
15)有刚伏毛 具有直立硬的,短而贴伏或稍稍翘起的、触之有粗感觉的毛。
16)有硬毛 具有短的直立而硬、但触之没有粗糙感觉、无色、不易断的毛。
17)有短硬毛 较上项的毛细小。
18)有刚毛 有密而直立的、直或者多少有些弯的、触之糙硬、有色、易断的毛。
19)有刺刚毛 与“有刚毛”项相似,但较稀疏。
20)有睫毛 边缘有列毛。
21)有短睫毛 较上项的毛短。
22)有羽状毛 具有有羽状分枝的复毛。
23)有星状毛 毛的两分向四方辐射如星芒。
24)有丁字状毛 毛的两分枝成一直线,恰似一根毛,而其着生点不在基端而在中央,成丁字状。
25)有钩状毛 毛的顶端弯曲呈钩状。
26)有锚状刺毛 毛的顶端或侧面生有若干倒向的刺,如紫草科某些种类的小坚果。
27)有棍棒状毛 毛的顶端膨大。
28)有串珠状毛 是许多细胞毛,一列细胞之间变细狭,因而毛恰如一串珠子。
29)有盾状鳞片 有圆形的盾状着生的鳞片状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