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 II 期末试题( B 卷)
参考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 异行胞:在一些蓝藻的藻丝上常含有特殊细胞,叫异行胞,由营养细胞形成,一般比营养细胞大,具有营养繁殖和直接固定大气中游离旦等功能。
2 .同配生殖:在形状、大小、结构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的生殖方式。
3 .担子:担子菌完成核配和减数分裂而产生担孢子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结构。
4 .颈卵器:苔藓、蕨类、裸子植物等的雌性生殖器官,特别是在苔藓植物中,其外形似瓶状,上部狭细,称颈部,下部膨大,称腹部,颈部外壁由一层不育细胞组成,中间颈沟内有一列颈沟细胞,腹部外壁由多层不育细胞组成,其内有 1 个腹沟细胞和 1 个大形的卵细胞。
5 .异型叶:有些蕨类的叶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不同,有两种叶即营养叶和孢子叶,称异型叶。
6 .珠鳞:松柏纲能育大孢子叶,也叫果鳞或种鳞。
7 .假花学说: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球穗花完全一致,每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 1 个极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来自于裸子植物的麻黄类的弯柄麻黄,由于麻黄类和买麻藤类都以单性花为主,所以原始的被子植物也必须是单性花,这种理论称为假花学说。
8 .演替:一个植物群落为另一个植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为植物群落的演替。
9 .系统发育:某一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称为系统发育。
10 .双名法:植物命名的基本方法,每一种植物的学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加词,一个完整的学名还需要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名的缩写,故第三个词是命名人。
二、判断正误 ( 10 分):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三、填空 (每空 0.5 分,共 25 分):
1. 界、门、纲、目、科、属、种
2. 二歧、等距、平行
3. 菌类、地衣、苔藓、蕨类、隐花
4. 藻类、菌类、地衣、原植体、无胚
5. 花、小孢子叶
6. 藻类、菌类
7. 孢子
8. 配子体、孢子体
9. 新的孢子体世代、雌配子体世代、老的孢子体
10. 丝状、 1n 、带、蛋白核、 a 、 b 、淀粉、接合生殖、世代
11. 次生、双、单
12. 蜜腺、浆片
13 .单体、四强、二体、二强
14 .唇瓣、昆虫传粉
四、简答下列各题 ( 25 分):
1 .简述木兰科的主要原始性状。 (5 分 )
答:其原始性状表现在木本,单叶全缘,羽状脉,虫媒花,花常单生,花部螺旋状排列,花药长,花丝短,单沟花粉,胚小,胚乳丰富等。
2 .为什么说菊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6 分)
答:①萼片变态为冠毛,有利于果实传播。②部分种类有块茎、块根、匍匐茎或根状茎,有利于营养繁殖。③花序及花的结构适应虫媒传粉、增加受粉率和结实率。④多为异花传粉。由于菊科植物具有上述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才使该科不仅属种数、个体数最多,而且分布最广。
3 .试列表比较松科、杉科和柏科的不同点。( 6 分)
答:

特 征 松科 杉科 柏科

叶 形 针形或鳞形 披针形、钻形、条形或鳞状 鳞形或刺形
叶及种鳞排列方式 螺旋状 螺旋状排列(水杉例外) 交互对生或轮生
种鳞与苞鳞离合情况 离生 半合生 完全合生
每种鳞具种子数 2 2~9 1 至多数
4 .分别简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具世代交替类型中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关系。( 8 分)
答: A. 藻类:同形世代交替类型中,孢子体和配子体一样发达;异形世代交替中,一种是孢子体占优势,一种是配子体占优势;藻类植物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 B. 苔藓植物:异形世代交替,配子体比孢子体发达,孢子体寄生或半寄生在配子体上。 C. 蕨类植物:异形世代交替,一般是孢子体比配子体发达,配子体和孢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五、请为下列植物编一二歧式检索表 ( 20 分) :
葫芦藓 蕨 苏铁 毛茛 板栗
大豆 益母草 向日葵 草地早熟禾 兰州百合
答题要求:检索表格式准确,所用特征明显,至少能将门、纲、科的特征区分清楚。
注: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