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申报信息 主讲教师 教学大纲 授课教案 教学课件 实践教学 特色资源 课程习题 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教学录像 支撑材料 答疑解惑
    12-2 被子植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用植物  
 

 

 

12-2 被子植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用植物

〔教学目的〕

掌握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的特征

〔本节讲授提纲及学时分配〕

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的特征

(一)双子叶植物纲

〔教学目的〕

1.掌握离瓣花亚纲桑科、马兜铃科、蓼科、石竹科、毛茛科、芍药科、木兰科、罂粟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五加科、伞形科及各科中重要药用植物特征。

2.熟悉离瓣花亚纲苋科、商陆科、小檗科、防己科、景天科、芸香科、大戟科、锦葵科、堇菜科主要特征。

3.掌握合瓣花亚纲木犀科、唇形科、玄参科、茜草科、葫芦科、桔梗科、菊科及各科重要药用植物特征。

4.熟悉合瓣花亚纲龙胆科、夹竹桃科、萝藦科、紫草科、马鞭草科、茄科、忍冬科、败酱科主要特征。

5.熟悉各科主要化学成分特征,了解其药用研究进展。

〔本节讲授提纲及学时分配〕

本节计划学时:12

一、离瓣花亚纲

1.桑科[Moraceae]:科主要特征;桑、薜荔、大麻的主要特征

2.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科的主要特征;辽细辛、马兜铃、北马兜铃、木通马兜铃的主要特征。

3.蓼科[Polygonaceae]:科主要特征;大黄属特征、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主要区别;蓼属特征、何首乌、虎杖的主要特征

4.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科主要特征;石竹、瞿麦、太子参的主要特征

5.毛茛科[Ranunculaceae]:科主要特征;乌头属主要特征、乌头、和北乌头的主要区别;铁线莲属的主要特征、威灵仙主要特征;白头翁、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

6.木兰科[Magnoliaceae]:科主要特征;木兰属主要特征;厚朴、凹叶厚朴、望春花。五味子属主要特征;五味子、华中五味子、南五味子属主要特征,南五味子主要特征。

7.罂粟科[Papavaraceae]:科主要特征;罂粟、延胡索主要特征

8.十字花科[Cruciferae]:科主要特征;菘蓝、独行菜的主要特征

9.蔷薇科[Rosaceae]:科主要特征;亚科主要特征;龙牙草、金樱子、地榆、杏、山楂主要特征

10.豆科[Leguminosae]:科主要特征;亚科主要特征;合欢、决明、膜荚黄芪、蒙古黄芪、甘草、苦参、槐主要特征

11.五加科[Araliaceae]:科主要特征;人参属主要特征,人参、西洋参、三七、刺五加主要特征

12.伞形科[Umbelliferae]:科主要特征;当归属主要特征,当归、白芷主要特征;柴胡属主要特征;柴胡、狭叶柴胡主要特征;防风主要特征

13.苋科、商陆科、小檗科、防己科、景天科、芸香科、大戟科、锦葵科、堇菜科主要特征

二、合瓣花亚纲

1.木犀科[Oleaceae]:科主要特征;连翘、白蜡树主要特征

2.唇形科[Labiatae]:科主要特征;益母草属主要特征、鼠尾草属主要特征、黄芩属主要特征;益母草、丹参、黄芩、薄荷、荆芥主要特征

3.玄参科[Scrophullariaceae]:科主要特征;玄参、地黄主要特征

4.茜草科[Rubiaceae]:科主要特征;茜草、红大戟、巴戟天、白花蛇舌草、钩藤主要特征

5.葫芦科[Cucurbitaceae]:栝楼、绞股蓝主要特征

6.桔梗科[Campanulaceae]:科主要特征;桔梗属主要特征、沙参属主要特征;党参属主要特征;党参主要特征

7.菊科[Compositae]:科主要特征;管状花亚科、舌状花亚科主要特征,菊花、红花、旋覆花、苍术、紫菀、祁州漏芦、禹州漏芦、牛蒡、蒲公英主要特征

8.龙胆科、夹竹桃科、萝藦科、紫草科、马鞭草科、茄科、忍冬科、败酱科主要特征

(二) 单子叶植物纲

〔教学目的〕

1.掌握天南星科、百合科、鸢尾科、薯蓣科及各科重要药用植物主要特征

2.熟悉禾本科、姜科、兰科主要特征

3.熟悉各科主要化学成分特征,了解其药用研究进展

〔本节讲授提纲及学时分配〕

本节计划学时:5

1.天南星科[Araceae]:科主要特征;天南星属主要特征、半夏属主要特征、天南星、半夏、掌叶半夏、独角莲、石菖蒲主要特征

2.百合科[Liliaceae]:科主要特征;百合属主要特征;黄精属主要特征;百合、黄精、玉竹、浙贝母、知母、七叶一枝花、麦冬、天冬主要特征

3.鸢尾科[Iridaceae]:科主要特征;射干、马蔺主要特征

4.薯蓣科[Dioscoreaceae]:科主要特征;薯蓣、穿龙薯蓣主要特征

5.禾本科、姜科、兰科主要特征

〔教学参考书〕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册,补编1-2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1989

2.吴国芳,冯志坚,马炜良等.植物学(上下册).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汪劲武.种子植物分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4.侯宽昭编.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修订版.吴德邻等修订.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5.艾铁民.药用植物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6.《中华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

7.相关期刊杂志的相关研究论文

〔本节内容的难点〕

〔本节内容及讲授的改进意见〕

在被子植物分类部分,因课时有限,以常见的、种类较多的、在系统发育上关系较大、药用价值大的科作为重点,重点讲授其中的20多个科,其余留作校园植物观察和野外实习时再加以讲授。讲授内容可以各大类群的系统发育作为主要线索,结合重要的科进行说明,目的是给学生一个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的轮廓。

结合教师的科研体会,补充介绍各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药用研究新进展。

〔复习思考题〕

1.制定被子植物分类原则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条规律来判断某一植物是原始还是进化?

2.试述木兰科和毛茛科基本特征的异同点,这两个科在进化上有何意义?

3.比较五加科、伞形科特征的异同点,各科有哪些重要药用植物?

4.试比较唇形目紫草科、马鞭草科、唇形科的主要特征异同点,并说明其进化顺序。

5.为什么说菊科是木兰纲中最进化的类群?该科有何特征?有哪些重要的药用植物?

6.兰科植物有什么主要特征?为什么说该科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7.用检索表形式将木兰科、十字花科、罂粟科、锦葵科、大戟科、茜草科、桔梗科、百合科、鸢尾科加以区别。

 

 
          world下载
 

版权所有 ? 1902-2006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730070 电话:0931-797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