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申报信息 主讲教师 教学大纲 授课教案 教学课件 实践教学 特色资源 课程习题 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教学录像 支撑材料 答疑解惑
    9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  
 

 

 

9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

〔教学目的〕

1. 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系统、单位;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及应用。

2. 熟悉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3. 了解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任务及发展概况。

〔本章讲授提纲及学时分配〕

本章计划学时:2

一、植物分类学的定义及主要任务:介绍生物多样性

二、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三、植物分类研究方法:

1.结构及形态方面的研究:形态分类学、植物解剖学是传统的研究内容,但有新技术的引入,如超微结构分类学。

2.染色体方面的研究: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结构、染色体行为。

3.植物化学分类学研究:初生代谢物、次生代谢物、蛋白质及核酸(电泳技术)

4.数值分类学研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分支分类学

5.分子系统学研究:重点介绍DNA分子标记。

四、植物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亚种、变种、变型、品种以及居群。介绍五界系统,特别强调种、居群的概念,

五、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维管植物、颈卵器植物等概念。

六、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应用:利用教科书附录中被子植物门的检索表学习蔷薇科的检索过程;编制药用植物分门检索表。

〔教学参考书〕

1.杨世杰主编. 植物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吴国芳,冯志坚,马炜良等.植物学(上下册).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艾铁民.药用植物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4.相关期刊杂志的相关研究论文

〔本章内容的难点〕

准确理解种、居群等分类单位;植物分类研究的经典方法及新方法、发展趋势;编制与应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是本章的重点及难点。

〔本章内容及讲授的改进意见〕

着重结合教师的科研体会,介绍药用植物分类学学科的发展,及新方法、新技术在药用植物分类学科中的应用,如DNA分子标记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意义,植物化学分类学与中药学科的密切关系等。

〔复习思考题〕

1.采用检索表区分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组成类群。

2.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对于中药的可持续利用有何意义?

 
          world下载
 

版权所有 ? 1902-2006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730070 电话:0931-797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