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申报信息 主讲教师 教学大纲 授课教案 教学课件 实践教学 特色资源 课程习题 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教学录像 支撑材料 答疑解惑
    第十一章 蕨类植物 Pteridphyta  
 


第十一章 蕨类植物 Pteridphyta

现有的全人类植物约有12000种,我国约有2600种,一般为陆生。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维管系统,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配子体和孢子体皆能独立生活,而且孢子体占优势。我们经常见到的蕨类植物都是孢子体,并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孢子体产生孢子束。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有胚植物、茎叶体植物、高等植物。
一、孢子体
(一)形态和营养器官
1 根 多数具不定根,少数具假根。
2 茎 具气生茎和根状茎。
3 叶
根据进化水平分:小型叶:具1条叶脉,无叶柄和叶隙,原始。
大型叶:叶脉具分枝,具叶柄和叶隙,进化。
根据功能分:营养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
孢子叶:可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具生殖作用。
同型叶:植物体具一种有营养和生殖两种功能的叶。
异型叶:植物体具营养叶和孢子叶两种不同的叶。
(二)维管组织
木质部中多数无导管,韧皮部无伴胞;多数种类仅有初生结构,无维管形成层。
(三)中柱
是维管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中的复合组织。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髓等。
1 原生中柱:最简单、最原始的类型;无髓;中央为木质部,周围为韧皮部;可分为单中柱、星状中柱和编织中柱。多体中柱:具2个以上的原生中柱。
2 管状中柱:具髓。分为双韧管状中柱、外韧管状中柱、多环管状中柱。
3 网状中柱:由管状中柱演变形成,由于叶隙较多,使中柱被分割成束,每一束中央为木质部,外为韧皮部。
4 具节中柱:楔叶亚门的蕨类具有;初生韧皮部在外,木质部在内;髓部常破裂形成髓腔,但节处是实心的;维管束内始式,原生木质部破裂形成脊腔。
5 真中柱和散生中柱:种子植物具有。
(四)孢子囊和孢子
1 孢子囊的类型
按发育和结构分:厚孢子囊:由一群原始细胞发育形成,壁具多层细胞,原始。
薄孢子囊:由一个原始细胞发育形成,壁具一层细胞,进化。
按着生位置和数目分:聚囊:2-3个孢子囊聚生于叶腋中的短枝顶端,小型叶
孢子叶球或穗:孢子囊单生于叶腋中,而孢子叶聚集生于枝的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小型叶。
孢子囊群:多个孢子囊聚生成群,生于孢子叶的背面,多数具囊群盖,大型叶。
2 孢子的类型
同型孢子:孢子体上产生的孢子形态、大小相同。
异型孢子:孢子体上产生大、小两种不同的孢子。
二、配子体(原叶体)
(一)配子体的形态和营养方式
生活期短,无根、茎、叶的分化,具单细胞假根,产生有性生殖器官。
低等的类型:不含叶绿素,与真菌共生。
高等的类型:含叶绿素,叶状体,可独立生活。
(二)有性生殖器官和受精条件
雌性-颈卵器:腹部埋入配子体中,颈部短。
雄性-精子器:多球形,精子具鞭毛。
卵式生殖,受精过程必须有水。
三、生活史
孢子减数分裂,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配子体小,但不寄生在孢子体上。


第二节 蕨类植物分类

(一)石松纲(Lycopodinae)
孢子体多为二叉式(dichotomy)分枝,小型叶(拟叶),常螺旋状排列,有时对生或轮生,有或无叶舌,孢子囊有厚壁,单生于孢子叶(sporphyll)腋的基部,或聚生于枝端成孢子叶球(strobile),或称为孢子叶穗(sporophyll spike)。孢子同型(homospory)产生的孢子大小相同或孢子异型(heterospory)产生的孢子有大小之分,现仅有石松目和卷柏目。

特征:孢子体多为二叉分枝,小型叶。
代表植物:
1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ina)
俗称九死还魂草,主茎明显,分枝多,失水侧枝拳卷,叶片紧帖。
2江南卷柏(S.mollandorfii)
孢子叶穗四棱形,生于小枝顶端,孢子叶卵状三角形。
3蛇足石杉(千层塔)(Huperzia serratum)
肾形的孢子囊着生于孢子叶腋,成熟孢子囊沿一侧开裂。
4伏地卷柏(Selaginella nipponica)
孢子囊腋生,小孢子囊橘红色,内含多数小孢子,大孢子囊淡黄色,内含4枚大孢子。
5石松(Lycopodium clavatum)
茎匍匐生长,叉状分枝,小枝密生鳞片状叶。
(二) 水韭纲(Isoetinae)
特征:生于水边或水底,叶细长似韭,丛生于短枝的茎上,孢子异形,游动精子具多鞭毛。
代表植物:中华水韭(Isoetes sinonsis)沼生,叶线状,根茎肉质,块状,大小孢子囊生于孢子叶基部。

(三) 松叶蕨纲(Psilotimae)
特征:孢子体仅具假根,叶为小型叶,茎多次二叉分枝,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近顶端,孢子同型,雌雄同体,游动精子螺旋形,具多数鞭毛。
代表植物:松叶蕨(Psilotum nudum),绿色二叉分枝的地上茎,基部棕红色,上部绿色,孢子囊黄色,孢子叶二叉状。孢子囊3室。

(四) 木贼纲(Eguisetimae)

特征:茎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叶小鳞片状轮生,孢子囊生于枝顶,孢子叶状(Peitate)孢子同型,游动精子具多数鞭毛。
代表植物:
1木贼(Hippochaete hiemale)
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
2犬问荆(Equisetum palustre)
营养枝节上具多数轮生分枝,生殖枝顶端生孢子叶球
3节节草(Hippochaete ramosissimum)
节、节间明显,叶成为膜状。

(五)真蕨纲

代表植物:贯众为真蕨纲代表植物。真蕨是现繁茂的蕨类植物,其孢子体发达,叶为大叶型。孢子体只有根、茎、叶的分化。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基部密生褐色鳞片,具有缩短的地下茎,其上生有卷曲状的幼叶和残留子叶柄及不定根。
生长到一定时期,其叶背长许多“孢子束群”。每一束群上有“孢子束群盖”,下生有许多“孢子束”。孢子束是椭圆形的,每一孢子束由柄和束两部分组成,束壁由一层细胞所成,有一列细胞(16个细胞)组成的“环带”。环带细胞为三面加厚的细胞,这一列细胞自柄绕到束顶到另一边,环带与柄之间有几个薄壁大细胞,称为“唇细胞”。
孢子束发育过程中,产生许多孢子母细胞。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许多小孢子,孢子成熟时于唇细胞裂开处散出。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为心脏形的扁平配子体。
配子体构造简单,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能独立生活。接触地的一面为腹面,有假根,假根之间生有许多精子器。配子体腹面心形凹陷之处生有许多颈卵器,在有水条件下受精,产生合子。合子在颈卵器中发育成胚,而后成长为幼小的孢子体,幼小的孢子体还暂依附配子体。不久配子体死去,或长为独立的孢子体,孢子体能独立生活。
贯众作为蕨类的代表植物,世代交替非常明显。从合子起,染色体是2N,便是孢子体世代开始。受精卵在颈卵器中发育成胚,胚发育成幼小的孢子体。孢子体具明显的根。茎、叶能进行独立生活。叶背生孢子束,孢子束内的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N的孢子,便是配子体世代或有性世代的开始。这种孢子萌发长成心脏形的原叶体(配子体)。原叶体上产生精子器和颈卵器。内有精子、卵,精卵结合产生合子,合子萌发形成孢子体。这样从无性世代的孢子体产生有性世代的配子体,又从有性世代的配子体产生无 性世代的孢子体,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相互更替,称为世代交替。

真蕨纲代表植物:桫椤
紫萁
绵马贯众Dryopteris crassirhizoa
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

第三节 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意义

蕨类植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的煤炭,可提供大量能源;
许多蕨类植物可作为药用,如卷柏、海金沙、贯众等,有些蕨可食用,如蕨菜。
在工业上,石松可作为治金工业上的优良脱膜剂;还可在火箭、信号弹、照明等各种照明工业上,用作突然起火的燃料。
一些蕨类植物可作为环境指示剂。如云南松林与芒箕。
农业上,满江红因和蓝藻共生,是水稻良好的绿肥,也可做饲料。



 
          world下载
 

版权所有 ? 1902-2006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730070 电话:0931-7971414
                 制作维护:夏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