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参考书目

教程类:

1. 《儿童扬琴启蒙(上、下)》 丁言仪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2. 《扬琴初级教程》 钱伟宏主编 同心出版社 2004年第一版

3.《名家教扬琴》 谌向阳编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3年第一版

4.《扬琴基础教程》 吴顺章编著 同心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

5. 《扬琴自学入门图解》 刘月宁编著 蓝天出版社 2002年第一版

6. 《扬琴速成演奏法》 刘月宁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北京第一版

7. 《扬琴基础教程》 李小刚编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年第一版

8. 《跟我学扬琴弹唱》 王维编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9年第一版

9. 《扬琴演奏艺术》刘达章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北京第一版

10.《扬琴入门》 邱怀生编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年第一版

11. 《扬琴八大技法教程及乐曲》 王沂甫著 王丽懿、王成懿整理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北京第一版

12. 《青少年学扬琴》 丁言仪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第一版

13. 《少年儿童扬琴教程》 洪圣茂、郭敏清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年第一版

14. 《扬琴弹奏实用教程》 刘月宁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年北京第一版

15. 《跟我学扬琴》 胡运籍编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6年第一版

16. 《扬琴演奏艺术》郑宝恒编著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5年第一版

17. 《儿童扬琴入门》 宿英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年北京第一版

18. 《扬琴演奏技法与练习》 张镇田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8年第一版

19.《扬琴新技法及曲选》 郑宝恒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年北京第一版

曲集类:

1.《陕西风格民族乐器系列曲集(扬琴曲集)》 李敏军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年第一版

2.《郑宝恒扬琴作品集》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年第一版

3.《项祖华扬琴作品集》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4.《扬琴曲集(二)》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5.《新疆扬琴曲选》 吴军编著 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3年第一版

6.《扬琴曲集》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年第一版

7.《扬琴曲选1949-1979》 中国音乐家协会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年北京第一版

8.《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扬琴专辑)》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音乐理论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8年第一版

练习曲类:

1.《儿童扬琴基础练习曲集(上、下)》 刘月宁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北京第一版

2.《扬琴二重奏曲集》 邱怀生编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3.《每日必弹扬琴练习曲》 刘达章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年第一版

4.《中国扬琴考级音阶与练习曲》 成海华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5.《黄河扬琴练习九十九首(上、中、下)》 黄河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第一版

考级类:

1.《陕西风格民族乐器系列曲集(扬琴曲集)》 李敏军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年第一版

2.《扬琴考级曲集(上、下)》 成海华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

3.《扬琴考级训练问答》 赵艳芳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年第一版

4.《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扬琴)》项祖华、李玲玲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年北京第一版

5.《全国民族乐器演奏(业余)考级(扬琴曲集)》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民族乐器演奏(业余)考级委员会扬琴专家委员会编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打击乐著作、优秀论文

一、著作:

[1]李民雄编著.青少年学民族打击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2](日)今村征男著,编辑部编译.打乐器教本[M].台湾:学兴书局印行.

[3](日)春日嘉藤治著,丰子恺编译.管乐器及打击乐器演奏法[M].上海:上海万葉书店印行,1952.

[4]乐声编著.西洋乐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1984.

[5]田德忠编著.锣鼓敲击法[M].北京:音乐出版社出版,1966.4

[6]马凌元编著.秦腔打击乐[M].陕西:三秦出版社,1994.3

[7]王家训编著.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马林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0

二、优秀论文

打击乐教育:

[1]白杨红.打击乐滚奏技巧探略[J].音乐探索, 1999.1:52-55

[2]徐玉珊.打击乐进课堂教学[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5.4:34

[3]王满.打击乐演奏中的滚奏技法[J].天津音乐学院, 1997.2:27-29

[4]桂彬.定音鼓在演奏中的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 2004.3

[5]郑建欧.关于节奏学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26(2):114-116

[6]王以东.开设打击乐共同课的教学心得[J].中国音乐,2004.4:85-87

[7]钱建明.乐海钩沉厚积薄发— 弦(打击)乐器演奏专业的学科建设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3:45-48

[8]袁晨斐.浅谈打击乐的高级演奏技巧—滚奏[J].齐鲁艺苑, 2002.74(3):54-55

[9].班一.浅谈戏曲打击乐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河南大报,2005.3

[10]刘平.小军鼓的双跳技术[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2:94-96

[11]刘平.浅述马林巴琴三种四槌演奏技术[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3,77(2):59-61

[12]徐国正.少儿打击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安徽新戏,2000.3:78

[13]桂冠英.数字与锣鼓经—打击乐教学方法探索[J].黄梅戏艺术, 1995.2:118-126

[14]翟月昌.谈打击乐教学的几个环节[J].大舞台,1998.1:38-39

[15]白杨洪.怎样练习小军鼓的滚奏和装饰音[J].音乐探索,1999.3:56-59

[16]李民雄.中国打击乐教学的十大关系[J].人民音乐, 2005.6:42-45

民族打击乐:

[1]李复斌.“点状”音色在中国打击乐中的表现[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1

[2]陈天国.潮州大锣鼓[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4

[3]黄唯奇.潮州大锣鼓的演变和发展[J]..人民音乐,2002.6

[4]王小庆.从《滚核桃》看民间鼓乐的发展[J].当代戏剧,2004,1

[5]王家训.打击乐器在中国[J].乐器,2000.1:41

[6]冯建志.从汉画像看鼓吹乐的形态特征及功用[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2.3

[7]范涛.打击乐是戏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J].戏剧文学, 2004.5

[8]汪伟.打击乐在黄梅戏中的地位和作用[J].黄梅戏艺术,2002,4

[9]杨智.打击乐在秦腔中的应用及规律性[J].当代戏曲,2004,6

[10]刘东坡.打击乐在戏曲武场中的作用[J].东方艺术,2005,6

[11]王庆跃.打击乐在越剧中的运用[J].戏文,2005,4

[12]庄壮.敦煌壁画上的打击乐器[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4

[13]马达.福州十番“丝竹锣鼓”的结构形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2

[14]叶庞星.鼓点传神情---浅谈戏曲乐队司鼓[J].戏文,2000.3

[15]鼓动的生命----打击乐演奏家安志顺印象[J].人民音乐, 2003.10

[16]李玖久.黄梅戏打击乐在声腔中的功用[J].黄梅戏艺术,2000,2

[17]王立新.黄梅戏锣鼓的来源与运用[J].黄梅戏艺术,2004,3

[18]刘新芝.论民族音乐家李民雄[J].人民音乐,1995.3

[19]张伯瑜.京津民间十番锣鼓与清宫廷十番锣鼓[J].中国音乐学, 2001.3

[20]孙凤歧.京剧板鼓的指挥作用及发展[J].《大舞台》艺术,2004.4

[21]江龙生.京剧锣鼓在黄梅戏中的运用[J].黄梅戏艺术,2002.1

[22]唐盛龙.京剧铙钹演奏初探[J].上海戏剧,2001.10

[23]毛兵.论戏曲鼓师的重要作用[J].戏剧文学,2004.7

[24]王满.民族打击乐基础教学初探[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5.1:31-33

[25]田春明.民族打击乐器在音乐创新实践中的作用----兼谈民族打击乐曲创作[J].戏曲艺术,2002.2

[26]王满.民族鼓与西洋鼓在演奏方法上的同和异[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8.1

[27]陈建华.浅谈京剧打击乐的特殊魅力[J].中国京剧,1996.4

[28]王彤.浅谈戏曲打击乐[J].黄梅戏艺术,2004.4

[29]王牛宝.浅谈戏曲舞台上乐队司鼓的作用[J].艺术百家,2000.2

[30]杨虎.秦腔打击乐在戏曲中的独特作用[J].当代戏剧,2004.4

[31]张启瑞.秦腔动作锣鼓节奏形态初探[J].当代戏剧,1996.3

[32]徐凯.谈谈中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打击乐器--“鼓”[J].艺术百家,2004.3

[33]王满.中国打击乐记谱法规范化探究[J].中国音乐,2005.2:94-98

[34]戴宁.中国打击乐研究--古代鼓的起源与分类[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7.4

[35]戴宁.中国打击乐研究(上、下)---古代小型铜制打击乐器[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1-2

[36]王满.中国鼓的暗示动作[J].中国音乐,1993,7:37

[37].李真贵.中国民族打击乐(上下))[J].乐器,2000.1

西洋打击乐:

[1]张建强.打击乐的思维感悟[J].黄河之声, 2005.5:31

[2]李林.20世纪西方打击乐略述[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23(3):55-57

[3]袁炳昌.世界打击乐荟萃一堂—记*93柏林世界打击乐艺术节[J].国际音乐交流, 1994.1:2931

[4]赵纪.参加国际玛林巴节杂谈[J].人民音乐,1999.403(11):39-41

[5]段新波.关于木琴在西方音乐中早期发展的探讨[J].集美大学,2005.6:117-120

[6]刘亚光.说说定音鼓[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3

[7]郭友全.击乐节奏的魅力[J].艺海,2004.1:51-52

[8]肖晓莲.节奏—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形式[J].重庆大学学报, 2001.7(4):59-60

[9]贺锡德.交响乐队的乐器—打击乐组[J].音响技术,1998.4:39

[10]王家训.玛林巴之路[J].乐器,1999.4:26-27

[11]刘刚.品味打击乐器马林巴(上)[J].乐器,2003.11:54-55

[12]刘刚.品味打击乐器马林巴(下)[J].乐器,2003.12:52-53

[13]吕青山.品味拉丁打击乐(上、下)[J].乐器,2001.10:65-66/58-59

[14]费斌.敲敲打打过个节 说说聊聊获新知—2002年北京第二届打击乐艺术节随笔[J].乐器,2002.11:78-81

[15]费斌.敲击跳动的音符 舞动激情的节奏—“2002年柏林打击乐音乐节”随笔[J].乐器,2002.6:16-19

[16]刘刚.马林巴教学[J].乐器, 2005.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