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imag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survey  
  首页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
作业内容及要求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
包括:问题产生的背景;选题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包括问题、角度、兴趣等)?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包括:该研究所要探讨和解答的问题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一选题的重要意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假设
1.研究内容。
注:它是对课题题目的具体分解。说明的是在一个选题下,具体的研究包括哪些方面。一个选题是由多个具体的问题组成,没有这些问题,选题只能是空洞的、抽象的。一个选题下,有多个具体问题,因此研究内容指明你重点研究的是什么。
2. 研究假设
注:假设,假设就是你研究的初步结论,是还没经过验证的结论。
通过文献查阅(文献回顾)了解目前这个课题的现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得出研究的初步结论。
研究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推测性判断或设想,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的回答。
3. 概念的操作化(概念界定、维度与指标)
注:操作化就是依据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而提出的一些可以测量的研究指标或研究项目来说明如何度量一个问题或概念。建立指标的依据是概念的操作化。

三、研究设计。研究设计就是解决“怎样去研究”的问题。
1. 研究类型:
注: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横剖研究和纵贯研究;
2.研究方式;
注:调查研究(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3.调查范围、对象与分析单位       
4.抽样方案与抽样方法。
包括:调查的总体、抽样单位、抽样方法、抽样过程、样本量、抽样的场所等
如果采用典型调查或个案调查,那么就要说明,如何选择典型或选“点”。是根据何种原则选择典型。 
5. 资料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
如果是后者,那么还要说明,采用何种统计分析,是仅仅做单变量分析,还是作多变量分析(如相关分析、因果分析等)。
6. 说明研究人员、组织情况、进度计划。
7.确定研究需要的物质手段、计划安排,研究经费。
8.安排调查时间

.
附件:
问卷、调查表格或调查提纲、量表等。

 

示例:
选题:××××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宋体四,下同)
1.问题背景(宋休5,下同)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假设
1.研究内容
本研究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是:×××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本研究依据×××理论,结合×××,围绕×××问题,着重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宋体5,下同)
(1)
(2)
………

三、研究设计

(行间距1.5倍)

 

 

 

 

学生优秀作业

1.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研究 下载
2.兰州虚拟养老院发展过程中制约因素调查研究 下载
3.甘肃省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下载
4.地理环境对广东饮食文化的影响 下载
5.少数民族儿童受教育权无法保障原因的调查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