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条件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制定了科学的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定位准确,思路明确,并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符合规范要求。

本课程选用国内优秀教材, 课程内容系统而全面地介绍软件工程理论、技术和实践,全面介绍了软件工程学科的概念和方法。 主要介绍了传统软件工程方法、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以及软件工程的高级课题,包括传统的分析、设计、测试和度量,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测试和度量,形式化方法、基于构件的方法和 CASE 等。教学内容起点较高,适应软件技术的最新发展。

本课程任课教师由副教授、讲师组成。队伍中教师都多次主讲过本门课程及相关课程,对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有较深入的研究。主讲教师有创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独特风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生间交流互动,鼓励学生质疑,并给予思路的引导;能有重点地落实讲授、讨论、作业、课程设计实践等教学过程。

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学期初填写教学进度计划、实验教学进度表,按进度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经常听取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上课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表、实验教学进度表、教学情况登记表等教学文档齐全,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师个人资料档案、包括各种安排,教学工作量,科研和论文等资料齐备。团队中的教师积极申报教改和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

使用教材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张海潘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资料

1. 软件工程原理 沈备军 陈昊鹏  陈玉亭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著.实用软件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 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基本方法篇.北京:科技出版社,2000

4. 王立福,张世琨,朱冰.软件工程--技术、方法与环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 陈明编著. 实用软件工程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 刘超,张莉著.可视化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标准建模语言UML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7. 吴洁明,袁山龙编著.软件工程应用实践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
张敬,宋广军,赵硕,王睿编著.软件工程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9. 郝克刚.软件设计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10. 朱三元.软件质量及其评价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11. 齐治昌,谭庆平,宁洪编著.软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