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明

(一)课程性质 核心课程。
 (二)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遥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利用遥感信息和技术方法开展工作的初步能力。
 (三)教学内容 遥感基本概念,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解译与制图,遥感数字图像的计算机解译,遥感应用等。
 (四)教学时数 54学时。
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二、本文

第一章 绪论

 教学要点:
 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遥感发展简史。
 教学时数:
 2学时。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遥感的基本概念
 广义遥感与狭义遥感的概念。
 第二节 遥感系统
 目标物的电磁被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 第三节 遥感的类型
 按遥感平台划分的类型;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划分的类型;按工作方式划分的类型;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划分的类型。
 第四节 遥感的特点
 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 第五节 遥感发展简史
 航空摄影阶段,航空航天遥感阶段。中国遥感事业的发展。
 考核要求:
 识记和理解遥感的概念、特点,掌握遥感类型的划分。识记遥感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 教学要点:
 电磁波与电磁辐射,太阳辐射,大气窗口,地物反射光谱特性。
 教学时数:
 6学时。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 电磁波谱,电磁辐射的度量,黑体辐射。
 第二节 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 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大气散射,大气窗口及透射分析。
 第三节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 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地表自身热辐射,地物反射波谱特征,地物波谱特性的测量。
 考核要求:
 识记和理解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的概念,掌握大气窗口、地物反射特性,理解地物反射光谱的遥感应用。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 教学要点:
 遥感平台,遥感图像摄影成像,遥感图像扫描成像,微波遥感与成像空间,遥感图像的特征。
 教学时数:
 6学时。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遥感平台
 遥感平台的概念。气象卫星系列;陆地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
 第二节 摄影成像
 摄影机,摄影像片的几何特征,摄影胶片。
 第三节 扫描成像
 光/机扫描成像,固体自扫描成像,高光谱成像光谱扫描。
 第四节 微波遥感与成像
 微波遥感的特点,微波遥感方式和传感器。
 第五节 遥感图像的特征
 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波谱分辨宰,遥感图像的辐射分辨率,遥感图像的时间分辨率。
 考核要求:
 识记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概念,理解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微波遥感与成像的原理和相关知识,掌握遥感图像的特征。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

 教学要点:
 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数字图像增强,多源信息复合。
 教学时数:
 10学时。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光学原理与光学处理
 颜色视觉,加色法与减色法,光学增强处理,数字图像的校正。
 第二节 数字图像
 辐射校正,几何校正。
 第三节 数字图像增强
 对比度变换,空间滤被,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 第四节 多源信息复合
 遥感信息的复合,遥感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 考核要求:
 理解和掌握遥感图像光学处理原理,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方法,初步掌握遥感数字图像与信息复合的应用。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 教学要点:
 目视解译原理,目视解译方法,目视解译的基本步骤,遥感制图。
 教学时数:
 10学时。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目视解译的生理与心理基础,目视解译的认知过程。
 第二节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础
 遥感摄影像片的目视判读,遥感扫描影像的目视判读,微波影像的目视判读。目视解译方法与基本步骤。
 第三节 遥感制图
 遥感影像地图。常规制作遥感影像图的方法。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
 考核要求:
 识记和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初步掌握目视解译方法和步骤,理解和初步掌握遥感制图原理和方法。

第六章 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

 教学要点:
 遥感数字图像及其表示方法,遥感数字图像的计算机分类,地物图像多种特征的抽取,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 教学时数:
 12学时。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遥感数字图像的性质与特点
 遥感数字图像的概念,遥感数字图像的表示方法。航空像片数字化。
 第二节 遥感数字图像的计算机分类
 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分类的原理与基本过程。遥感图像分类方法,遥感图像分类的有关问题。
 第三节 遥感图像多种特征的抽取 地物边界跟踪法。形状特征描述与提取。地物空间关系特征描述与提取。
 第四节 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的组成。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子系统,遥感图像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的机理,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 考核要求:
 识记遥感数字图像的概念,理解遥感数字图像的表示方法、计算机分类原理与基本过程,初步掌握遥感图像多种特征的抽取原理和方法;掌握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的组成。

第七章 遥感应用

 教学要点:
 地质遥感,水体遥感,植被遥感,土壤遥感,高光谱遥感的应用。
 教学时数:
 6学时。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地质遥感
 岩性的识别,地质构造的识别,构造运动的分析。
 第二节 水体遥感
 水体的光谱特征,水体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24水温的探测,水体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 第三节 植被遥感
 植物的光谱特征,不同植物类型的区分,植物生长状况的解译,大面积农作物的遥感估产,遥感植被解译的应用。
 第四节 土壤遥感
 土壤的光谱特征,土壤类型的确定。
 第五节 高光谱遥感的应用
 高光谱遥感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高光遥感在植被研究中的应用,高光谱遥感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 考核要求:
 理解和识记遥感技术在地质、水体、植被、土壤等领域的应用,了解高光谱遥感在地质、植被等方面的应用。

第八章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应用

 教学要点:
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的综合应用。
 教学时数:
 2学时。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应用概述
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的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3S技术中的作用,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在3S技术中的作用,遥感技术及其在3S技术中的作用。
 第二节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应用实例
 车辆导航与车辆监控系统,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精细农业,土地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等。
 考核要求:
 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的集成概念,了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

 三、参考书目
 1、梅安新等,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2、彭望琭,遥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 3、赵军等,环境遥感应用基础,甘肃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