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植被遥感

植被调查是遥感的重要应用领域。植被遥感以确定植被的分布、类型、长势为主。

7.1.1植物的光谱特征
植被判读的原理是植物的光谱特性。
1.健康植物的反射光谱特征
0.4-0.76μm: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于绿色波段(0.55μm ),两边(蓝、红)为吸收带(凹谷) 0.76-1.3μm:高反射,在0.7μm处反射率迅速增大,至1.1处有峰值1.3-2.5μm: 受植物含水量影响,吸收率增加,反射率下降,形成几个低谷。

2.影响植物光谱的因素
(1)叶子的颜色
(2)叶子的组织构造
(3)叶子的含水量
(4)植被覆盖程度:叶面积指数

7.1.2 不同植物类型的区分
1.不同植物由于叶子的组织结构和所含色素不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特别是近红外波段有较大的差别。
2.利用植物的物候差异也可区分植物类型,如冬季落叶树和常绿树很好区别。
3.利用植物的生态条件区别植物类型。如地形上的阴坡和阳坡,不同高度的地形部位,都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型。

7.1.3 植物生长状况的解译
受病虫害的植物,结构和叶绿素含量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红外波段与健康植物区别最为明显。

常用的植被指数有:
比值:RVI= 近红外/红 如TM4/TM2
归一化:RVI=(近红外-红)/(近红外+红)
差值:DVI= 近红外-红
正交植被指数(对NOAA数据和LANDSAT数据分别为):NOAA数据:PVI=1.622 5(NIR)-2.2978(R)+11.0656;LANDSAT数据:PVI=0.939(NIR)-0.344(R)+0.09

7.1.4 大面积农作物的遥感估产
作物的长势主要用植被指数来监测。
1.根据作物的色调、图形结构等差异最大的物候期(时相)的遥感影像和特定的地理位置等的特征,将其与其它植被区分开来。
2.利用高时相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对作物生长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观测。
3.建立农作物估产模式。不同的植物由于结构和叶绿素含量不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