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遥感影像地学分析与应用

5.3.1影像地学分析基础
    遥感影像解译与分析,离不开地学专业知识。因此,必须重视遥感影像地学分析。

    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上,呈现出概括程度不同的地表景观,表现出不同尺度的地理分异规律影响。在地理分异规律基础上进行遥感影像分析,可以更好把握和认识遥感影像上各种特征。以百米和公里为单位的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如NOAA卫星影像,其星下点分辨率为1.1Km,由NOAA卫星影像或其它中低分辨率构成的影像上,地理环境宏观特征明显,其表现特点主要受到地带性规律的影响。
    遥感影像是地表自然景观的综合缩影,由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景观,具有综合性特点。这种综合性,集中体现在遥感图像的基本元素-像元上。像元记载了对应地点上景观单元的信息,严格说来,每个景观单元都是多种物质构成的混合体,如1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覆盖的地点全部为水体,但每平方米水体中悬浮物质也不会处处均一。景观单元尺度,与遥感器空间分辨率密切联系。对于中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像元覆盖的地面有多种地物构成,像元对应点上的各种地物信息被平均,地物细节信息被弱化,像元突出了主要地物和主要地物的主要特征信息。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每个像元保存了地物大量的细节特征信息,它为仔细辨认地物提供了更多证据,但也干扰了地物的主要特征的突出表现。一般说来,空间分辨率愈低,像元覆盖的区域越大,区域内部包括的地物类型越多,光谱特征越是多种地物的综合。空间分辨率愈高,像元覆盖的区域越小,区域内部包括的地物类型越少,光谱特征越趋于一致。同时,像元也是各种地理过程的汇聚点,如地理环境中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它们造成了地表不同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化学元素的迁移、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或生物个体发生、发展、演变,遥感器获取的遥感图像记载了特定瞬间的地理过程的信息,每一像元保存着对应地点上已发生的地理过程的信息。
    通过遥感影像地学分析,可以从遥感图像中挖掘出更多的有用信息。
同物异谱:同一物体或性质相同的物体在不同条件(或相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反射率,而表现出不同色调。如同一种植被由于不同环境条件、不同生长期在同一影象上表现处各种色调;同一地物光谱特征的变化。
同谱异物:不同地物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谱特征,如不同植被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

5.3.2 资源遥感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资源调查,目的在于查清国土资源的数量和分布,了解与监测国土资源变化,为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5.3.3 环境遥感
    环境遥感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变化监测。

5.3.4 城市遥感
    城市遥感主要使用航空像片和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

5.3.5 农业遥感
    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高光谱遥感图像越来越成为农业遥感中重要的数据源(高光谱遥感图像在农业遥感数据源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使作物估产的精度大大提高。 估产研究首先要对被研究区域的作物种类进行识别。最关键一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波段对研究区域作物进行识别。

5.3.6 灾害遥感
    洪水是一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自然灾害,对陆地卫星图像的判读,可以确定洪水在平原地区的淹没范围。其方法是将洪水期和正常水位的影像进行对比,即使是在洪水退后的几周时间里,根据近红外波如图像中的暗色调,也可确定洪水的淹没范围。如果将它与土地利用类型图相比较,甚至可以确定市区、农田和其他方面的灾害。

5.3.7 军事遥感
    军事遥感是战场感知的重要工具。它经常被用作军事侦察。

5.3.8 其它遥感
    遥感技术还可以可以用于考古、旅游资源、地质以及其他方面,被分别称为考古遥感、旅游遥感和地质遥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