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思考题
1.在真空中,电磁波速为3×108米/秒。(1)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从约3.8×10-7米的紫色到约7.6×10-7米的红色,其对应的频率范围为多少?
(2)X射线的波长范围约从5×10-9米到1.0×10-11米,其对应的频率范围又是多少? (3)短波无线电的频率范围约为1.5兆赫到300兆赫,其对应的波长范围是多大?
2.阐述辐照度I,辐射出射度M与辐射亮度L的物理意义,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
3.在地球上测得太阳的平均辐照度I=1.4×103瓦/米3,设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1011米。试求太阳的总辐射能量。
4.假定恒星表面的辐射与太阳表面辐射一样都遵循黑体辐射规律。如果测量得到太阳辐射波谱的λ太max=0.51μm,北极星的λ北max=0.35μm,试计算太阳和北极星的表面温度及每单位表面积上所发射出的功率是多少?
5.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1.496×103米,太阳的线半径约为6.96×105km:(1)通过太阳常数Iθ,计算太阳的总辐射通量E;(2)由太阳的总辐射通量E,计算太阳的辐射出射度M。
6.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7.对照书内卫星传感器表中所列波段区间和大气窗口的波段区间,理解大气窗口对于遥感探测的重要意义。
8.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直到被卫星或飞机中的传感器接收,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9、从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说明为什么对于常用的Landsat,SPOT等卫星影像解译必须了解地物反射波谱特性。
10.请绘出小麦、湿地、沙漠、雪的典型光谱曲线图,并分别对这些光谱反射率曲线的特征及其成因作出说明。
11.遥感某火电厂冷却水的热污染(温度梯度为90-50度),试问在哪个波段、选用何种传感器,在每天什么时刻及天气状况下,遥感最为有利,为什么(b=2.898×10-3m.K,计算精确到0.1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