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遥感技术是建立在物体电磁波辐射理论基础上的。由于不同物体具有各自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性,才可能应用遥感技术探测和研究远距离的物体。理解并掌握地物的电磁波发射、反射、散射特性,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大气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是正确解释遥感数据的基础。

2.1.1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1.电磁波

    一个简单的偶极振子的电路,电流在导线中往复震荡,两端出现正负交替的等量异种电荷,类似电视台的天线,不断向外辐射能量,同时在电路中不断的补充能量,以维持偶极振子的稳定振荡。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又激发了涡旋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这就是电磁波。1864年,J.C.麦克斯韦建立关于电磁场的方程组,首次在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2.电磁辐射
    电磁场在空间的直接传播称为电磁辐射。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由两个带电小球的火花放电实验,证实了电磁场在空间的直接传播,验证了电磁辐射的存在。装载在遥感平台上的遥感器系统,接收来自地表、地球大气物质的电磁辐射,经过成像仪器,形成遥感影象。

3.电磁波谱
    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微波、短波、中波、长波和超长波等)在真空中按照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构成了电磁波谱。目前遥感技术中通常采用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红外和微波波谱区间。可见光区间辐射源于原子、分子中的外层电子跃迁。红外辐射则产生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无线电波是由电容、电感组成的振荡回路产生电磁辐射,通过偶极子天线向空间发射。微波由于振荡频率较高,用谐振腔及波导管激励与传输,通过微波天线向空间发射。由于它们的波长或频率不同,不同电磁波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性和特点。可见光、红外和微波遥感,就是利用不同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与地物相互作用特点与过程,是遥感成像机理探讨的主要内容。

 4.电磁波的性质
   描述电磁波特性的指标 波长、频率、振幅、位相等。电磁波是横波,传播速度为3×108m/s,不需要媒质也能传播,与物质发生作用时会有反射、吸收、透射、散射等,并遵循同一规律。电磁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波动性和量子性两重特性。

2.1.2 电磁辐射的度量
遥感信息是从遥感器定量记录的地表物体电磁辐射数据中提取的。为了测量从目标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的能量,以伽玛射线到电磁波的整个波段范围为对象的物理辐射量的测定,其度量单位见下表。

2.1.3 黑体辐射
1.绝对黑体
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该物体是绝对黑体(Blackbody)。显然,绝对黑体的吸收率为1,反射率=0,透射率=0,与温度和波长无关,达到最大的吸收,最大的发射。自然界不存在绝对黑体,黑色的烟煤、恒星、太阳接近绝对黑体,试验中的黑体是人工方法制成的。当电磁波入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上只出现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现象时,物体的光谱吸收系数和反射系数之和恒等于1。实际物体的温度不同或入射电磁波的波长不同,都会导致不同的吸收和反射。
2.黑体辐射规律
a.普朗克(Planck)公式:

c为真空中的光速;k为波尔兹曼常数,1.38*10-23 J/K;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 Js; M为辐射出射度;T温度。
b.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Stefan-Boltzmann's Law):该定律揭示了绝对黑体总辐射出射度随温度变化的定量关系。整个电磁波谱的总辐射出射度 M,可以用某一单位波长间隔的辐射出射度Mλ对波长λ由O到无穷大的整个电磁波段积分,用普朗克公式对波长积分,得到斯忒藩一玻尔兹曼定律,即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c.维恩位移定律(Wien’s Displacement Law):λmax·T=b, b为常数,(b=2.898×10-3m·k)。是指黑体的光谱出射度极值对应的波长与温度T成反比的规律。实验发现,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升高时,单色辐出度最大值对应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绝对温度成反比。如果辐射最大值落在可见光波段,物体的颜色会被看到。随着温度的升高,波长逐渐变短,颜色由红外到红色再逐渐变兰变紫。兰火焰比红火焰温度高,就是这个道理。
3.实际物体的辐射
(1)基尔霍夫辐射定律(Kirchhoff’s Law):孤立系统中几个物体,经一定时间后,物体温度均保持恒定的事实,说明在同样的温度下,各种不同物体对相同波长的单色辐出度与单色吸收比之比值都相等,并且都等于黑体对同一波长的单色辐出度,这一定律称为基尔霍夫辐射定律(1890年)。定律表示,好的吸收体也是好的辐射体。黑体是完全的吸收体,因此也是完全的辐射体。散热器件通常都要对其表面进行“发黑”处理,以增加它的散热效果。黑色烟煤在常温下是黑色,说明它发射很弱,反射极少。一旦燃烧,温度升高,可以达到很强的发射,因而十分明亮,性质也越接近黑体。
(2)实际物体的辐射不同于绝对黑体的辐射,在相同温度下,实际物体的辐射出射度(辐射通量密度)比绝对黑体的要低。 地物发射某一波长的辐射出射度(辐射通量密度)与同温下黑体在同一波长上的辐射出射度之比,称地物光谱发射率(emissivity)(也称比辐射率),发射率是一个数字,其值介于0和1之间,作为比较一辐射源接近黑体的程度。不同地物有不同的ε,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的波谱发射率也不同。
实际地物的发射分两种情况:a.选择性辐射体,在各波长处的发射率不同;b.灰体,在一定温度下,其各处的发射率相等。 按发射率变化情况,将地物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绝对黑体、灰体、选择性辐射体和理想反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