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交往日益频繁,对国际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国际经贸领域相关人才的需要越来越突出。作为现代经济学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学》近30年来已经成为经济学领域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分支之一。
《国际经济学》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础之上,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和国际间资本、劳动力的流动的动因和影响,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问题。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它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国际经济学已成为经济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在西方国家,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是经济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我国,国际经济学尚属一门新兴的经济学课程,是引进国外的重要课程,但它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在财政部最新确定的财经类专业14门通识课程中,就包含有《国际经济学》。在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一期教学改革中,已将《国际经济学》列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和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新一轮教学改革将进一步将其列为学院所有专业的必修课。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学》课程开设始于1997年。当时我院开设了统计学(本科)自学考试专业,《国际经济学》就是统考课之一,并且在当时我们实际上还承担了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该专业《国际经济学》授课工作。
2002年,针对加入WTO后我省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应省教育厅要求在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开设了WTO专门人才班,《国际经济学》就是其中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从此进入我院本科生教学环节。并且在当时我们就采用了双语教学,不过那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仍选用了中文教材,但主讲教师使用了国外原版教材(Steven
Husted, Michael Melv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3rded,Harper
Collins,1995)。
2003年我院开办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班,该课程是财经类研究生班学位考试课程之一,我们在各班也开设了《国际经济学》。
2004年,在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经济学专业该课程教学中,学生也开始使用原版教材(Steven Husted,
Michael Melv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thed,Pearson
Education,2002),主讲教师还同时使用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最新的由Paul
R. Krugman著的教材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
(6thed,
Pearson Education, 2004)作为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