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队伍情况
人员 构成 (含 外聘 教师)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
马俊峰 |
男 |
1969、12 |
教授 |
西方哲学 |
主讲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
|
姜宗强 |
男 |
1968、3 |
副教授 |
西方哲学 |
主讲中世纪哲学 |
|
山郁林 |
男 |
1971、8 |
副教授 |
西方哲学 |
主讲现代英美哲学 |
|
李育红 |
女 |
1956、8 |
教授 |
西方哲学 |
主讲现代法国哲学 |
|
贾克防 |
男 |
1982、3 |
讲师 |
西方哲学 |
主讲经验论和唯理论 |
|
朱海斌 |
男 |
1982、3 |
讲师 |
西方哲学 |
主讲现代德国哲学 |
|
胡好 |
男 |
1983、7 |
讲师 |
西方哲学 |
主讲康德哲学 |
|
教学 队伍 整体 情况 |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本课程主要开设对象是哲学系哲学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以及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学队伍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33岁,平均年龄35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100人,哲学专业学生30人,师生比例为1∶43。 马俊峰,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山郁林,兰州大学西方哲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英美科学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姜宗强,吉林大学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宗教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和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李育红,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硕士,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和哲学原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贾克防,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近代哲学的研究;朱海斌,浙江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现代德国哲学的研究;胡好,武汉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康德哲学的研究。 制定培养计划,通过攻读博士学位和访学进修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
教学 改革 与教 学研 究 |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学科研活动涉及到西方哲学、哲学原理、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 1、 从哲学的宏观层面反思教育理念。科学知识时代,为教育的理念共识作价值判断的先验前提却十分脆弱。科学知识的教育日益专业化、技术化和实用化,实证性知识
更多地关心的是器物的更迭和演进,它极其丰富地开启了人的感觉能力或本质力量,却造成了人的心灵的虚无化和精神世界的轻浮化——“单面的人”。 2、从教学论的角度认识探索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哲学课程的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有理性、有思想和有坚定信仰,更要培养自由、自尊、尊严、个性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 3、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原则,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模式,做好课程评价,提高教学艺术。 教学队伍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并获得多项研究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