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氧族元素

    1.通性

    (1)价电子层结构ns2np4氧化态-2+2+4+6氧仅显-2(H2O2OF2)

    (2)氧族元素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因而它们是非金属(除外),但不及卤素活泼。

    (3)随着原子序数增大,非金属性减弱,氧硫是非金属、硒、碲是半金属,是典型金属。氧的电负性最高,仅次于氟,所以性质非常活泼,与卤族元素较为相似。

    2.过氧化氢

    制备:电解60H2SO4溶液,减压蒸馏得H2S2O8,水解可得H2O2

H2S2O8+2H2O=2H2SO4+H2O2

   性质:(1)不稳定性:H2O2H2O + 1/2O2

    光照及少量金属离子存在都能促进分解。

    (2)氧化还原性:由于H2O2化数处于中间,所以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

(3)弱酸性:H2O2+BaOH2=BaO2+2H2O

(1)硫化氢

    制备:  FeS + 2HClFeCl2 + H2S

    H2S是一种有毒气体,需在通风橱中制备。实验室中以硫代乙酰胺水解产生H2S

CH3CSNH2 + 2H2OCH3COONH4 + H2S

    性质:①还原性。硫化氢水溶液不能长久保存,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析出S

    ②沉淀剂。由于大多数金属硫化物不溶于水,在定性分析中,以H2S作为分离溶液中阳离子的沉淀剂。

    检验:以Pb(Ac)2试纸检验,H2S使试纸变黑:

H2S+PdAc2=PdS+2HAC

    (2)硫化物

为什么大多数金属硫化物难溶于水,从结构观点来看,由于S2-变形性大,如果阳离子的外电子构型是1818+28~18电子构型,由于它们的极化能力大,变形性也大,与硫离子间有强烈的相互极化作用,由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因而生成难溶的有色硫化物。

    4.硫酸

    H2SO4与稀H2SO4氧化性不同。在稀H2SO4显氧化性的主要是H+

H2SO4是强氧化剂,其中显氧化作用的是S6+,它可以氧化其他物质,而本身被还原成低氧化数的SO2SH2S等等

    5,亚硫酸及其盐

性质:(1)不稳定性; (2)由于S4+化数处于中间,既显还原性又显氧化性,以还原性为主。配制Na2SO3溶液必须随配随用,放置过久则失效。(3)Na2SO3S作用。

 

    第十六章

    1. 通性

    (1)价电子层结构为ns2np3,主要氧化态为-3+3+5

    (2)氮族元素得电子趋势较小,显负价较为困难。因此氮族元素的氢化物除NH3外都不稳定,而氧化物均较稳定。

    (3)由于从AsBi,随着原子量的增加,ns2惰性电子对的稳定性增加。

2.氨和铵盐

(1)NH3具有还原性:  

    (2)配合性:由于,NH3有孤对电子       Ag+2NH3[Ag(NH3)2]+

    (3)NH4+K+电荷相同、半径相似,一般铵盐性质也类似于钾盐。它们的盐类同晶,并有相似的溶解度。

    3. 硝酸及硝酸盐

    (1)HNO3是强氧化剂,许多非金属都易被其氧化为相应的酸,而HNO3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

    HNO3几乎溶解所有的金属(AuP)HNO3的还原产物决定于HNO3浓度及金属的活泼性。浓HNO3一般被还原为NO2,稀HNO3还原产物为NO,活泼金属如ZnMg与稀HNO3还原产物为H2O,极稀HNO3的还原产物为NH4+

    (2)硝酸盐较硝酸稳定,氧化性差,只有在酸性介质及焰部态才显氧化性。

    4.磷的含氧酸

    (1)磷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生成P4O10,这是由P4四面体结构所决定。磷酐与水作用先形成偏磷酸,然后是焦磷酸,最后得到正磷酸。都是以磷氧四面体为结构基础。

    (2)H3PO4H3PO3H3PO2都以磷氧四面体结构为特征。

第十七章

1.通性

(1)价电子结构为ns2np2氧化态+2+4

(2)GePbns2惰性电子对稳定性增强。

    2.碳酸及碳酸盐

(1)CO2溶于水存在平衡,大部分以CO2.H2O的形式存在,只有少部分形成H2CO3,与SO2溶于水的情况相似。

    (2)碳酸盐水解

由于碳酸是很弱的酸,所以碳酸铂在溶液中水解呈较强的碱性,称为纯碱。

    (3)Na2CO3溶液中加入金属离子,生成何种沉淀,根据碳酸盐及氢氧化物溶解度大小来决定。

    ①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小于碳酸盐溶解度,则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如Fe(III)AI(III)Cr(III)

    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相近于碳酸盐的溶解度,则得到碱式碳酸盐沉淀,如Bi(III)Hg(II)Cu(II)Mg(II)

    金属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氢氧化物溶解度,则得到碳酸正盐沉淀,如Ba(II)Ca(II)Cd(II)Mn(II)Pb(II)

    3.硅酸及硅酸盐

    (1)硅酸:在实验室中,用盐酸与可溶性硅酸盐作用可得硅酸,硅酸是很弱的酸,在水中溶解度小。在水中随条件不同,逐步聚合成硅酸凝胶。

    (2)由于硅酸很弱,N a2SiO3在溶液中强烈水解呈碱性    

    (3)鉴定SiO32-:在SiO32-溶液中加入NH4Cl,发生完全水解,且有H2SiO3沉淀生成并放出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