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功率放大电路
1.关于“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比较”
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以输出较大功率为目的的放大电路。它一般直接驱动负载,要求带负载能力要强。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的区别:
A).本质相同
电压放大电路或电流放大电路:主要用于增强电压幅度或电流幅度。
功率放大电路: 主要输出较大的功率。
但无论哪种放大电路,在负载上都同时存在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从能量控制的观点来看,放大电路实质上都是能量转换电路。
因此,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只不过是强调的输出量不同而已。
B). 任务不同
电压放大电路:主要任务是使负载得到不失真的电压信号。输出的功率并不一定大。
在小信号状态下工作.
功率放大电路:主要任务是使负载得到不失真(或失真较小)的输出功率。
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
C).指标不同
电压放大电路:主要指标是电压增益、输入和输出阻抗.
功率放大电路:主要指标是功率、效率、非线性失真。
D).研究方法不同
电压放大电路:图解法、等效电路法
功率放大电路:图解法
2.关于“功率放大电路中需要讨论的特殊问题
”
一般来说,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要求功率放大器:
A). 功率要大:管子往往在接近极限运用状态下工作。
B). 效率要高:它代表了电路将电源直流能量转换为输出交流能量的能力.
C). 失真要小:在功率放大电路中, 输出功率和非线性失真成为一对主要矛盾。
在不同场合下,对非线性失真的要求不同,例如,在测量系统和电声设备中,这个问题显得重要,而在工业控制系统等场合中,则以输出功率为主要目的,对非线性失真的要求就降为次要问题了。
D).散热要好:在功率放大电路中,有相当大的功率消耗在管子的集电结上,使结温和管壳温度升高。为了充分利用允许的管耗而使管子输出足够大的功率,放大器件的散热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3.关于“提高功率放大器效率的主要途径”
效率η是负载得到的有用信号功率(即输出功率Po)和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的比值。一般来说,效率可由下式定义
η= Po/ Pv
Pv=
要提高效率,就应消耗在晶体管上的功率PT ,将电源供给的功率大部分转化为有用的信号输出功率。
在甲类放大电路中,为使信号不失真,需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保证在输入正弦信号的一个周期内,都有电流流过三极管。当有信号输入时,电源供给的功率一部分转化为有用的输出功率,另一部分则消耗在管子(和电阻)上,并转化为热量的形式耗散出去,称为管耗。在没有信号输入时,这些功率全部消耗在管子(和电阻)上。甲类放大电路的效率是较低的,可以证明,即使在理想情况下,甲类放大电路的效率最高也只能达到50%。
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是减小静态电流从而减少管耗。
静态电流是造成管耗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把静态工作点Q向下移动,使信号等于零时电源输出的功率也等于零(或很小),信号增大时电源供给的功率也随之增大,这样电源供给功率及管耗都随着输出功率的大小而变,也就改变了甲类放大时效率低的状况。实现上述设想的电路有乙类和甲乙类放大。
乙类和甲乙类放大主要用于功率放大电路中。虽然减小了静态功耗,提高了效率,但都出现了严重的波形失真,因此,既要保持静态时管耗小,又要使失真不太严重,这就需要在电路结构上采取措施。
4.关于“功率BJT的选择”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为了输出较大的信号功率,管子承受的电压要高,通过的电流要大,功率管损坏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所以功率管的参数选择不容忽视。选择时一般应考虑BJT的三个极限参数,即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CM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和集电极-发射极间的反向击穿电压V(BR)CEO 。
由前面知识点的分析可知,若想得到最大输出功率,又要使功率BJT安全工作,BJT的参数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 每只BJT的最大管耗PT1max≧0.2
Pomax
(2) 通过BJT的最大集电极电流为Icm ≧Voc/ RL
(3) 考虑到当T2导通时,-vCE2 =VCES≈ 0 ,此时vCE1具有最大值,且等于2VCC ,
因此,应选用反向击穿电压| V(BR)CEO | > 2VCC的管子。
注意,在实际选择管子时,其极限参数还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5.关于“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交越失真
”
理想情况下,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输出没有失真。
实际的乙类互补对称电路(图1),由于没有直流偏置,只有当当输入信号vi大于管子的门坎电压(NPN硅管约为0.6V,PNP锗管约为0.2V)时,管子才能导通。当输入信号vi低于这个数值时,T1和T2都截止,ic1和ic2基本为零,负载RL上无电流通过,出现一段死区,如图1所示。这种现象称为交越失真。
图1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交越失真
图中,流入T4的基极电流远小于流过R1、R2的电流,则由图可求出
VCE4=VBE4(R1+R2)/R2
由于VBE4基本为一固定值(硅管约为0.6~0.7V),只要适当调节R1、R2的比值,就可改变T1、T2的偏压VCE4值。
Vce4就是T1、T2的偏置电压
这种电路称为VBE扩展电路
6.关于“自举电路的认识”
(1)电路
如果把图1中D点电位升高,使VD >+VCC,例如将图中D点与+VCC的连线切断,VD由另一电源供给,则问题即可以得到解决。通常的办法是在电路中引入R3、C3等元件组成的所谓自举电路,如图2所示。
图6 有自举电路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2)工作原理
在图6中,当vi =0时,vD= VD= VCC-Ic3 R3 ,而vK= VK=
VCC/2,因此电容T1两端电压被充电到VC3= VCC/2 - Ic3 R3。
当时间常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