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一、
总体说明
(一) 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学时: 72学时(课内)
本课程学分: 4学分
(二) 授课对象
电子类本科生
(三) 先修课程
电路理论、电路测试与实验技术
(四) 教学目的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类等专业入门性质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用电子技术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
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主要内容:
1.1 电子系统与信号的基本概念
1.2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模型、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基本要求:
1.1 了解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1.2 了解信号的分类方法及放大电路的分类
1.3 熟悉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要点:
从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入手。介绍放大电路的分类及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二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8学时)
主要内容:
2.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2.2 PN结的形成及特点,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特性、参数、模型及应用电路
基本要求:
2.1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N结的形成
2.2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工作原理
2.3 了解二极管(包括稳压管)的V-I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要点:
从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N结的形成入手,重点介绍PN结的单向导电工作原理、
二极管的V-I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标
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18学时)
主要内容:
3.1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3.2 静态工作点Q的不同选择对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3.3 用H参数模型计算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3.4 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的工作原理
3.5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教学要点:
从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入手,重点介绍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动态参数(电压增益、源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H参数等效电路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3.1 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3.2 了解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分类
3.3 掌握用图解法和小信号分析法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工作情况
3.4 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
3.5 掌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及各元件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6学时)
主要内容:
4.1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2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3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性能分析
基本要求:
4.1 了解结型场效应管和MOS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4.2 掌握用公式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分析其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性能
4.3 了解三极管及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特点
教学要点:
介绍结型场效应管和MOS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重点介绍用公式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分析其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性能
第五章 功率放大电路(6学时)
主要内容:
5.1 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效率和非线性失真之间的关系
5.2 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各项指标的计算及BJT的选择
基本要求:
5.1 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效率与Q点位置的关系
5.2 理解和掌握乙类、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计算及功率BJT的选择
教学要点:
介绍基本的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这些电路参数的计算计算及功率BJT的选择方法
第六章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6学时)
主要内容:
6.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
6.2 差分式放大电路
6.3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及主要参数
基本要求:
6.1 正确理解镜像电流源、微电流源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主要用途
6.2 重点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项指标的计算
6.3 正确理解运放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要点:
介绍镜像电流源、微电流源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各种输入和输出情况下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各项动态指标的计算
第七章 反馈放大电路(8学时)
主要内容:
7.1 反馈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7.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7.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问题
基本要求:
7.1 正确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4种反馈组态及其特点
7.2 能用瞬时极性法判别正、负反馈及反馈类型,正确解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7.3 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近似计算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
7.4 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的原因和条件,能用稳定裕度的概念分析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教学要点:
建立反馈的基本概念,介绍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4种反馈组态电路的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及其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方法;
第八章 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6学时)
主要内容:
8.1 加、减、积分和微分电路
8.2 实际运算放大器运算电路的误差分析
8.3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一阶、二阶有源滤波电路
基本要求:
8.1 抓住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虚短”和“虚断”的概念,讨论基本运算电路
8.2 了解实际运放组成的运算电路的误差
8.3 了解有源滤波电路的分类及一阶、二阶滤波电路的频率特性
教学要点:
建立运算放大器“虚短”和“虚断”的概念,重点介绍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加法、减法、积分和微分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九章 信号产生电路(6学时)
主要内容:
9.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9.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9.3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基本要求:
9.1 掌握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幅度平衡条件
9.2 掌握RC串并联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起振条件、稳幅原理及振荡频率的计算
9.3 掌握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迟滞比较器的工作原理,理解方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要点:
介绍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重点介绍正弦信号和非正弦信号的产生电路
第十章 直流稳压电源(6学时)
主要内容:
10.1 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基本要求:
10.1 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项指标的计算
10.2 了解带放大器的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及输出电压的计算,三端集成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及应用
教学要点:
重点介绍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项指标的计算,介绍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及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
三、
参考教材
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四版
2.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
3.
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